《故都之秋》作為壹部抒情散文,主要描寫故都的秋景。本文采用橫向結構,從秋晨景、秋蝗景、秋蟬景、秋雨景、秋果景五個方面緊扣“故都”和“秋”兩個詞,展現了“故都之秋”的“清、靜、悲”
《故都之秋》不僅通過繪畫來描繪感情,通過感情的對比來表現隱藏在作者胸中的感情,還運用了擱置感情的方法。在這篇論文中,作者寫了壹整段關於古今中外學者、詩人對“秋”的深情,認為秋在他們的詩歌中“帶有強烈的頹廢色彩”,“總是引起深沈、悠遠、嚴峻、蕭瑟的感情”。
采用拋開感情的方法,不僅為作品的情感表達做了鋪墊,使作品的感情站得更高,而且增加了讀者對古今中外學者、詩人對“秋”的壹些* * *感情的理解,“增加了語言的趣味性”。
擴展數據:
《故都之秋》的寫作背景
1926年6月,郁達夫之子龍二病逝於北京。另外,在19年底卷起的歷史風雲中,舊都北平愈發衰老頹廢。小家與大國之間的感情潮水浸濕了心靈的堤岸,留下了憂傷的印記。郁達夫因國民黨白色恐怖威脅,於4月1933從上海遷至杭州。1934年7月,郁達夫從杭州經青島到北平(今北京)。
故都的秋天寫於8月1934。當時郁達夫到北京才四天。郁達夫,浙江人,到北平後對家鄉有著深深的眷戀。在作者心目中,秋天的悲涼感,本質上是對生活的感受。
百度百科-故都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