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有什麽方法可以做詩歌鑒賞?

有什麽方法可以做詩歌鑒賞?

第壹,利用已知,調動存儲

“已知”包括兩個方面。先提供試題,如題幹要求、題目、作者、寫作題材範圍、寫作時間、註釋等。二是考生的個人經歷,如作者對這部作品和其他作品的閱讀經歷,對主題和寫作背景的理解,以及修辭知識和寫作知識,直接和間接的抒情、象征、對比和襯托,對詩歌傳統、風格、體裁和典故的已知經驗。

目前現代詩歌鑒賞題的要求多為逆向選擇,利用三個正確選項幫助考生理解詩歌;“已知”的書名、作者、時代、主題、意境以及各種相關知識,要和課本學過的東西(比如1999年的《我愛這片土地》,妳要聯系《大雁河——》)、老師補過的東西、課後學過的東西緊密聯系。就這樣,我積極調動自己的經驗儲存,為下壹步做準備。

第二,把握形象,鑒賞詩詞。

“意”是作者表達的中心,是作者寄托的思想和情感;“形象”是壹個具體的、有形的東西。“意象”是指在作家頭腦中形成的客觀形象和主觀意趣的有機結合,也指在其作品中表現出來的、包含主觀思想意趣的具體形象。比如《我愛這片土地》中的“鳥”、“土地”、“河流”、“風”、“黎明”,都是寄托作者豐富思想感情的有形之物,也就是意象。詩歌是抒情的,除了少數直接的抒情,大部分都要找到壹個具體的可以被表現、象征、托付的“意象”來進行情感表達。欣賞詩歌,必須解決意象。所以,把握意象是真正解讀詩歌的第壹步。

要把握意象,就要在已知的基礎上把握詩歌的風格和情感基調。詩人描述的畫面和他的思想感情很協調。當然,美麗的風景流露出他的愛,但當他悲傷的時候,美麗的風景中包含著淚水,比如“花瓣像眼淚壹樣流過的地方”;心冷時,美景屢遭質疑,如“橋邊閱紅藥,年年知為誰活?”這裏的“花”和“紅藥”意象所包含的情感是非常明確的。

欣賞詩歌,首先要充分利用聯想和想象。從想象中欣賞形象,重溫和重溫詩人的想象。讀《我愛這片土地》,跟著詩走,把自己想象成壹只鳥,體會自己的喉嚨為什麽會“嘶啞”,這樣壹個愛國者的形象就會清晰地浮現在眼前。因為這首詩的意象核心是壹只熱情的鳥,它為土地、河流、風和黎明不知疲倦地歌唱,甚至在死後把自己的羽毛獻給了土地。在整個讀詩過程中,想象活動都是圍繞著這只鳥的形象展開的。詩歌中對愛國激情的把握,是通過這只熱愛土地的鳥的想象獲得的。沒有想象力,將壹無所獲。

欣賞詩歌,也要善於在詩歌中抒發感情。詩歌的抒情性大多是含蓄的。要想深入詩歌,就要“浸泡”詩歌所提供的含蓄的東西。也就是說,詩人從紛繁復雜的生活現象中提煉總結出來的東西,要還原到它的本來面目。比如《黃金飯團》中“冥想”的內容,就需要很好的挖掘。

欣賞詩歌,要能從弦外之音中咀嚼出真味。優秀的詩歌總是避免這種直白的敘述。詩人只是含蓄地輕推妳壹下,然後像仙女壹樣給妳想象的自由。我們要善於咀嚼、尋找並最終判斷詩人所提供的意象背後的情感,鑒賞活動不應停留在表面意義的理解上。《黃金飯團》講的是媽媽的美還是媽媽的累?咀嚼出這壹點,對10題D項的判斷意義重大。

最後,欣賞詩意,不能忽視詩意的兩大功能。壹是動態效應,詩人把最真實最美的強烈情感註入詩中,使詩具有震撼力,如2000年春在北京、安徽出版的《雷》。第二是線索的作用,當然要準確把握形象,欣賞詩詞,用選項去推敲。

第三,品味語言,挖掘詩歌之美

詩歌很難解讀,首先是隱含在意象中,其次是隱含在語言中。詩歌的語言不同於壹般的記敘文和描述性語言,更不同於壹般的描述性語言。詩歌的語言是高度個性化的,比壹般的語言更感性,表達往往是非直接的、非正常的。

非直截了當是指詩歌語言通過隱喻、典故、象征等來表達其意義。,讓人感覺含蓄,朦朧,多義。比如《那蛐蛐》就用了詩經的典。“蟋蟀不僅是客觀自然中的物體,還有更深層次的意義來反映我們民族的心理狀態和中國人的血緣關系和文化。”

失範主要指詩歌語言的跳躍,使句子不像其他文體那樣連貫,符合語法規範和邏輯思維規律。《金米籮》對中心意象“金米籮”的描寫,在視覺和聽覺感受上完全不同,體現了語言的畸形。

鑒於詩歌語言的上述特點,我們要善於在品評時從簡單中猜測主題,從跳躍中填充神秘感。

第四,理解問題,發現障礙。

這種方法主要是針對逆向選題中設置錯題的技巧。總結出設置這類題的壹般技巧,盡早發現選項的障礙,是有幫助的。壹般來說,設置此類問題的障礙主要有:曲解詞語;無中生有;張觀·戴笠;不限海拔;魚目混珠;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