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古印度音樂的起源和發展是怎樣的?

古印度音樂的起源和發展是怎樣的?

印度古典音樂起源於雅利安宗教儀式的吠陀贊美詩。印度音樂史上所謂的“吠陀贊美詩時期”大約是公元前16世紀到公元前4世紀。在上述四部吠陀中,《梨俱吠陀》包含了1028首詩歌,有些是神話傳說,有些是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現實生活的描述。《薩摩耶吠陀》是壹部用音樂演唱的歌曲集。Yeroveda解釋了如何將這些歌曲應用到牧師身上。唱歌時,指定的婆羅門祭司用高、低、中三種音調唱歌。這兩部不朽的印度史詩對印度音樂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印度樂舞永恒的主題之壹。它記錄了印度最古老的薩奇和聖雄音階,歌唱中使用的三個音調和七個調式,以及印度音樂美學中提到的七個“拉斯”(即韻味或趣味)。它以各種形式在東亞傳播。

約公元2世紀,梵天(約公元100 ~約公元200年)寫的理論著作《樂舞論》以梵文詩體出現。全書39章,其中28-33章專門論述音樂,從而形成了完整的印度音樂理論體系。第28章討論了印度音階由22個“Shruti”(即微音程)組成,有7個基本音,而這7個音分別構成了兩個基本音階:薩克斯音階和馬音階。第29章和第30章分別介紹弦樂器和管樂器,第31章討論節奏,第32章討論相關唱法,第33章介紹鼓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