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七十歲是什麽之年?

七十歲是什麽之年?

問題壹:七十歲叫什麽之年 六十歲叫花甲之年,七十歲叫古稀之年。

問題二:七十歲是什麽年? 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有問題可以追問。

滿意請及時采納,謝謝!

問題三:60歲 70歲 八九十歲分別稱為是什麽之年 70歲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80歲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歲。花甲之年:指60歲。 還歷之年:指60歲。

問題四:七十歲叫什麽 繈褓:不滿周歲。 孩提:兩至三歲。 始齔、韶年:男孩八歲。

總角:幼年泛稱。 垂髻之年:指兒童。 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歲 誌學:十五歲。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歲。 弱冠:二十歲。 而立之年:三十歲。

不惑之年:四十歲。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歲。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

古稀之年:七十歲。 杖朝之年:八十歲。 耄耋:八十、九十歲。

期頤:百歲之人。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及笄:女子十五歲。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標梅之年:出嫁

問題五:六十歲叫花甲之年,七十歲叫古稀之年,不過,八十歲叫什麽? 不滿周歲――繈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問題六:耄耋之年是指七十歲至八十歲,還是指八十歲到九十歲? 文言詞典中:

耄:古稱大約70~90歲的年紀

耋: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

耄耋加起來可泛指年紀超過70的老人。七八十的老人,妳說他年逾古稀就可。

問題七:指人七十歲的詞語是什麽? 古稀之年

繈褓:不滿周歲。 孩提:兩至三歲。 始齔、韶年:男孩八歲。

總角:幼年泛稱。 垂髻之年:指兒童。 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歲 誌學:十五歲。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歲。 弱冠:二十歲。 而立之年:三十歲。

不惑之年:四十歲。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歲。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

古稀之年:七十歲。 杖朝之年:八十歲。 耄耋:八十、九十歲。

期頤:百歲之人。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及笄:女子十五歲。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標梅之年:出嫁

望采納,謝謝!

問題八:年齡超過七十歲了是什麽意思? 古稀之年

問題九:三十歲:而立之年.四十歲:不惑之年.五十歲:年過半百.六十歲:花甲之年.七十歲:古稀之年.那八十歲是什麽? 三十歲:而立之年.四十歲:不惑之年.五十歲:年過半百.六十歲:花甲之年.七十歲:古稀之年.那八十歲是耄耋之年.

弱冠―――二十歲的男子。古代成年男子為二十歲,須行冠禮,表示已成年,語出《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二十歲的女子則稱為“桃李年華”。

而立―――三十歲。語出《論語?為政》:“子曰:‘三十而立’。”能夠獨當壹面,堅守自己誌向。

不惑―――四十歲。語出《論語?為政》:“子曰:‘四十而不惑’。”智慧成熟,因明白事理而不被迷惑。古代壯年也稱為“強仕之年”、“春秋鼎盛”。

知命―――五十歲。語出《論攻?為政》:“子曰:‘五十而知天命’。”指明白天地萬物運行的規律,包括生命本身。五十歲也可稱為“知非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耳順―――六十歲。語出《論語?為政》:“子曰:‘六十而耳順’。”指個人的修行成熟,沒有不順耳之事。六十歲也可稱“花甲”、“杖鄉”(還鄉之年);六十歲以上已可稱“耆年”。

古稀―――七十歲。出自杜甫《曲江》:“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耄耋―――八九十歲。耄,音“冒”,耋,音“叠”。耄耋是指年紀很大的人。語出《漢?曹操?對酒歌》:“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問題十:為什麽古稀之年是七十歲 古稀之年,指人到70歲的時候。

出 處:唐?杜甫《草堂詩箋》十二《曲江二首》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