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憑什麽憑什麽四字成語

憑什麽憑什麽四字成語

1. 最後壹個字是憑的四字成語

1、不足為憑

bù zú wéi píng

解釋不能當作憑證或根據。

出處宋·劉安世《論蔡確作詩譏訕事第六》:“詩板是明白已驗之跡,便可為據;開具乃委曲茍免之詞,不足為憑。”

2、恐後無憑

kǒng hòu wú píng

解釋怕以後沒有個憑證。舊時契約文書的套語,常與“立次存照”連用。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回:“委是自行情願,即非相逼。恐後無憑,立此文約為照。”

3、口說無憑

kǒu shuō wú píng

解釋單憑口說,不足為據。

出處元·喬夢符《揚州夢》第四折:“妳不合打鳳牢龍,翻雲覆雨,陷人坑井。咱兩個口說無憑。”

4、空口無憑

kōng kǒu wú píng

解釋單憑嘴說而沒有什麽作為憑據。只要用實物來證明。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七回:“空口無憑的話,門生也不敢朝著老師來說。”

2. 是誰給成語下的定義

沒有什麽人下定義,都是在語言中長期沿用,約定俗成的。

所以成語的成語的定義很長時間以來在學術界是壹個比較有爭議的話題。所謂成語是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

它是比詞大而語法功能又相當於詞的語言單位。成語大多由四字組成。

特點:①結構的相對定型性。②意義的整體性。

③時間和空間的習用性。④形成的歷史性。

⑤內容和形式的民族性。 來源:①歷史故事。

②寓言故事。③神話或其他傳說。

④古典文學作品。 成語是表示壹般概念的固定詞組或句子,絕大部分是由四個字組成的。

例如"空中樓閣""鼎鼎大名""青出於藍""有聲有色""歡天喜地"等都是四字成語。少於四字的成語,"如"敲門磚""莫須有""想當然"之類,多於四個字的如"桃李滿天下""真金不怕火煉""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之類,在成語中都占絕對少數。

成語跟專名、科學術語、諺語、歇後語、引語和由四個字組成的普通詞組,從某些方面看來,也有相似之出。譬如專名和科學術語都是固定詞組;諺語、歇後語、引語不僅是固定詞組或句子,而且意味也有些與成語相似;四個字組成的普通詞組比較簡煉,形式跟絕大多數的成語壹樣,如"東西南北""春夏秋冬"之類,但是這些都不是成語。

把成語跟專名、科學術語等的區別搞清楚,這就有助於斷定什麽是成語,什麽不是成語。現在簡單地就這方面作些說明。

成語跟專名不同:專名和成語雖然都是由幾個字組成的固定詞組,但是專名是表示特定概念的,例如"李莊小學"只是壹個學校獨有的名稱(當然,可能有重名),"廣安人民公社"只是壹個公社獨有的名稱。成語則是表示壹般概念的,例如"七零八落"這個成語,既可以用來形容開敗了的花朵,又可以用來形容被打敗的軍隊,也可以用來形容稀疏零散的人群。

又如"津津有味"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描述任何壹個人對於某些事物特別感覺有興趣。 成語跟科學術語不同:科學術語是表示科學概念的,不是表示壹般概念的。

例如"主觀能動性""革命樂觀主義""無限花序""平行四邊形"這些科學術語,盡管都是由幾個字組成的固定詞組,可是並不是成語。 成語跟諺語不同:諺語絕大部分是句子而不是詞組。

諺語經常用在人民大眾的口語裏,用在文章裏的比較少。諺語往往具有濃厚的口語色彩,不象成語那樣具有文言色彩。

諺語的形式,不象成語那樣整齊。例如"坐山觀虎鬥""天下烏鴉壹般黑"之類的諺語,都不是那麽整齊。

當然,如果把這些諺語壹定說是成語,也是可以勉強的。 成語跟歇後語不同:歇後語是壹種固定的句子,壹定要由兩部分構成,前壹部分是用事物作比喻,後壹部分是從正面作說明。

寫文章為了收到鮮明、形象、生動、具體的表達效果,也可以象引用成語似的引用歇後語。如"泥菩薩過河 自身難保。

"狗拿耗子 多管閑事。""泥菩薩洗臉 越洗越難看。

""蜜餞黃連 先甜後苦。"這些話,都是"歇後語"而不是"成語"。

成語跟引語不同:在古人的著作中有個別語句,如"勾心鬥角"(見杜牧《阿房宮賦》)"水落石出"(見蘇軾《赤壁賦》)等,因為時常被人們使用,後來就成了成語。但如,"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是唐朝詩人劉禹錫的兩句詩。這兩句詩不是人們時常使用的,而是在文章中偶而被引用了。

因此這類語句應該稱之為"引語",不能看做是成語。 成語跟由四個字組成的普通詞組也不壹樣,因為成語由四個字組成的占絕大多數,所以有些人往往把由四個字組成的普通詞組,尤其是文言色彩比較濃厚的普通詞組,也看做是成語。

應當指出:凡是壹個詞組裏的詞可以抽換的,就應該把它看做普通詞組。例如"根本改變""這個詞組,在某種場合,也可以改為"徹底改變"、"基本改變"或"大大改變"。

又如"密切合作"這個詞組,可以改為"緊密合作","肆意揮霍",可以改為"任意揮霍"或"隨意揮霍"。這幾個詞組改了以後,並不影響內容,使人感到也很合適。

象這樣可以自由改動的詞組,都是普通詞組。至於成語,則是壹個有機的整體,組成成語的詞,壹般不能用其他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詞來替換。

例如"虎口余生"這個成語,就不能改為"狼口余生"或"豹口余生",也不能改為"虎嘴余生"。又如:"不管哪個殖民主義者怎樣花言巧語地侈談和平,也掩蓋不了他們的侵略本質。

"在這個句子裏,不但不能把"花言巧語地侈談和平"改為"花言地侈談和平",或"巧語地侈談和平",就是改為"巧語花言地侈談和平"也是非常勉強的。 成語跟專名、科學術語和歇後語的不同,看起來相當明顯。

成語跟引語、普通詞組、諺語的區別,壹般說來也是清楚的,但是有的也不容易分辨。我們應該承認有些固定詞組或相當固定的詞組是介於成語與諺語、引語或普通詞組之間的,對這類詞組,不必壹定去劃分它的界限。

例如"壹文不值",我們可以認為它是普通詞組,因為把它該為"不值壹文"、"不值壹錢"或"壹錢不值"都毫不勉強。但是,這個詞組畢竟有相對的固定性,極象成語,把它看作成語,也未嘗不可以。

又如"路。

3. 什麽有什麽有四字成語

有板有眼 比喻言語行動有條理、有步調。

有棱有角 比喻為人方正。也形容臉色嚴峻。

有錢有勢 既有錢財,又有勢力。

有聲有色 形容說話或表演精彩生動。

有始有終 有開頭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堅持到底。

有條有理 形容層次、脈絡清楚。

有頭有臉 有面子;頭面人物。

有頭有尾 有開頭,有結尾。指做事能堅持到底。

有血有肉 比喻富有生命的活力和內容。多用來形容文藝作品中人物形象生動。

有本有原 指有根源;源源本本。亦作“有本有源”。

有本有源 指有根源;源源本本。同“有本有原”。

有財有勢 既有錢財,又有勢力。同“有錢有勢”。

有膽有識 既有膽量又有見識。

有風有化 指有教育意義。

有根有底 猶言有根有據。

有根有苗 有根據,有線索。

有來有往 指對等行動。所指因文而異。

有利有弊 有好的壹面,也有壞的壹面。

有憑有據 既有憑證,又有依據。

有三有倆 指有富余錢財。

有始有卒 指做事能貫徹始終,堅持到底。

有說有笑 連說帶笑。形容十分歡快。

有頭有腦 比喻有頭緒,有條理。

有物有則 指天地間凡事物皆有其法則、規律。

有心有意 猶言誠心誠意。形容十分真摯誠懇。

有勇有謀 勇:勇氣;謀:計謀。既有膽量又有計謀。

有枝有葉 形容真切詳盡。

4. 無什麽於什麽四字成語

無動於衷

wú dòng yú zhōng

解釋衷:內心。心裏壹點兒也沒有觸動。指對應該關心、註意的事情毫不關心,置之不理。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三回:“以至頂到如今,偏偏碰著這位制軍是不輕容易見客的,他見也好,不見也好,便也漠然無動於中了。”

結構偏正式。

用法多含貶義。多指對應當關心的事情卻置之不理、漠不關心。壹般作謂語。

正音衷;不能讀作“āi”。

辨形衷;不能寫作“哀”。

近義詞無動於中、不動聲色、麻木不仁

反義詞感人肺腑

辨析~和“不動聲色”都有不為外界所動的意思。但“不動聲色”多用於形容態度鎮定、冷靜;而~還可以形容心腸硬、冷酷;或意誌堅定。多含貶義。

例句對於社會上的不正之風;我們不能熟視無睹;~。

5. 什麽四字成語有位字

有位字四字成語 :

各就各位、

本位主義、

位卑言高、

貪位取容、

三九之位、

思不出位、

位不期驕、

備位充數、

屍位病民、

屍位誤國、

持祿保位、

位尊賤隔、

九五之位、

屍位素餐、

勢位至尊、

素位而行、

備位將相、

三位壹體、

出位僭言、

高爵顯位、

位極人臣、

陰陽易位、

脫袍退位

6. 什麽可得四字成語

唾手可得

tuò shǒu kě dé

“唾手可得”是壹個成語,壹般成語詞典中都收有這個詞條。唾手,意為往手上吐唾沫。唾手可得,就是動手就可取得的意思,比喻非常容易得到,亦作“唾手可取”。語本《後漢書·公孫瓚傳》李賢註引《九州春秋》:“瓚曰:‘始天下兵起,我謂唾掌而決。’”《新唐書·禇遂良傳》:“但遣壹二慎將,付銳兵十萬,翔旝雲輣,唾手可取。”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七十回:“靈王自謂天下可唾手而得,日夜宴息於章華之臺,欲譴使至周,求其九鼎,以為楚國之鎮。”

垂手可得

chuí shǒu kě dé

“垂手而得”也是成語,意思是垂著雙手就可以得到,形容得來容易,不費壹點力氣,”。《水滸全傳》第五十八回:“眾人再商議救孔明之計,吳用道:‘只除教呼延灼將軍賺開城門,垂手可得!更兼絕了呼延灼將軍念頭。’” *** 《和英國記者貝特蘭的談話》:“如果說過去日寇差不多不費壹點氣力垂手而得東四省,現在就非經過血戰不能占領中國的土地了。”

“垂手可得”或“唾手可得”都是形容很易得到的意思,兩字都不影響“可得”的基本語義。如果用“垂手”,當然是說雙手垂下,指明不用動皒,毫不費力就可以得到了;如果用“唾手”,則不是強調不必動手了,而是說往手上吐口唾沫,意指馬上去幹的話,便可即刻得到.意義上沒有太大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