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常與“小人”或“野人”對舉。《詩·魏風·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孟子·滕文公上》:“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淮南子·說林訓》:“農夫勞而君子養焉。” 高誘 註:“君子,國君。”
(2).泛指才德出眾的人。《易·乾》:“九三,君子終日乾乾。” 漢 班固 《白虎通·號》:“或稱君子何?道德之稱也。君之為言羣也;子者丈夫之通稱也。” 宋 王安石 《君子齋記》:“故天下之有德,通謂之君子。” 清 方文 《石橋懷與治》詩:“昔年居南邨,蔔隣近君子。”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四幕:“我想世界上的人,也不能就分做兩群:說這群是好,那群是壞;這群君子,那群小人。”
(3).舊時妻對夫之稱。《詩·召南·草蟲》:“未見君子,憂心忡忡。”《後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進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 李賢 註:“君子,謂夫也。” 唐 李白 《古風》之二七:“焉得偶君子,***乘雙飛鸞。” 清 孫枝蔚 《采蓮曲》之壹:“妾采蓮,采蓮寄君子。”
(4).指 春秋 越國 的君子軍。《國語·吳語》:“[ 越王 ]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為中軍。” 韋昭 註:“私卒君子,王所親近有誌行者,猶 吳 所謂賢良, 齊 所謂士。”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被擒》:“ 越王 親率兕甲十萬,君子六千,直渡 太湖 。”參見“ 君子軍 ”。
(5).對人的尊稱。猶言先生。《太平廣記》卷四壹九引 唐 李朝威 《異聞錄·柳毅》:“夫人泣謂 毅 曰:‘骨肉受君子深恩,恨不得展愧戴,遂至睽別。’”《武王伐紂平話》卷中:“ 姜尚 問曰:‘君子,爾何姓?’” 元 李壽卿 《伍員吹簫》第三折:“君子,妳這等壹個人,可被那廝欺負,我好是不平也。” 清 李漁 《蜃中樓·雙訂》:“我姊妹出來已久,恐家慈見疑,如今要返深閨,君子,請回去罷。”
(6).美酒。《類說》卷四三引 唐 皇甫松 《醉鄉日月》:“凡酒……以家醪糯觴醉人者為君子。”
(7).竹之雅號。 宋 蘇轍 《林筍復生》詩:“偶然雷雨壹尺深,知為南園眾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