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嬋:傳說中壹個風華絕代、傾國傾城的絕世美女,在這個野獸英雄、戰士與謀士,在這個完全被男人棄斥的三國時代,貂嬋卻成為這個時代最為耀目、最為動人的交點,她無情的摘走了男人們夢寐以求的榮耀與知名度。她的美貌讓整個三國失魂落魄,她的才智讓三國時代的天下英雄黯然消魂,她幾乎要整個三國時代弄得暈頭轉向!
王昭君:姓王,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今湖北省宜昌興山縣)人,漢族。匈奴呼韓邪單於閼氏。她是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的。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禦,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傳》)
楊玉環:唐玄宗李隆基的寵妃,小字玉環,道號太真,陜西華陰人,後隨家遷至蒲州永樂(今山西省永濟市韓陽鎮獨頭村)。自小習音律,善歌舞,姿色超群。她原為玄宗第18子壽王之妃,天寶四年封為貴妃,天寶十五年安祿山起兵造反,沈迷於酒色歌舞之中的唐玄宗倉皇南逃。途經馬嵬坡,大將陳玄禮和部下認為楊家禍國殃民,怒殺楊國忠,迫使玄宗賜楊玉環自縊。貴妃死時,年38歲。
武則天:中國歷史上唯壹的女皇帝,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繼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壹(終年82歲)。唐高宗時為皇後(655年—683年)、唐中宗時為皇太後(683年—690年),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年—705年),改”唐"為"周",史稱"武周",705年退位。
道韞:謝安侄女,“詠絮才”典出於斯人。代表作:《登山》
峨峨東嶽高,秀極沖青天。巖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復非匠,雲構成自然。氣象爾何然?遂令我屢遷。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
卓文君,西漢臨邛(屬今四川邛崍)人,漢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氣,善鼓琴,好音律,家中富貴。她是漢臨邛大富商卓王孫女,與司馬相如當壚賣酒為後世壹大美談。
蔡琰:(173-?)原字昭姬(《後漢書、列女傳》註引《列女後傳》作昭姬),晉時避司馬昭諱,改字文姬,陳留圉人。(據譚正壁《中國文學家大詞典》,蔡琰生活的時代約在公元162至239年之間)是東漢末年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三國時期著名女詩人、琴家。史書說她“博學而有才辨,又妙於音律。”父親蔡邕是曹操的摯友。
班昭:(約49—約120),壹名姬,字惠班,扶風安陵人(今陜西鹹陽),漢族。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曹世叔(名壽)妻,早寡。(後漢書·列女傳》有她的記載。因為《漢書》,其八《表》及《天文誌》未竟,漢和帝詔就東觀續成之。數召入宮,令皇後貴人師事,號曰曹大家(gū)。有《女誡》七篇,集三卷。東漢文學家,中國第壹個女歷史學家。
小喬:周瑜妻,墓在縣城大西門,真武觀西百步。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厚葬於廬江東門橫街朝墓巷,小喬住守廬江,扶養遺孤。公元223年,小喬病卒,享年四十七歲,葬於縣城西郊,舊稱喬夫人墓,俗名瑜婆墩,平地起墳,墓有封無表,漢磚結構,墓前有碑,拜臺、列臺屏石供,墓門向東,明崇禎時毀於兵亂,僅存壹座土冢,與城東周瑜墓遙遙相望。
大喬: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也。父喬國老德尊於時。大喬國色流離、資貌絕倫。建安三年,孫策攻皖,拔之。納大喬為妻。後人謂英雄美女,天作之合。
黃娥:明代女文學家,字秀眉,四川省遂寧市人。楊慎之妻,世稱黃安人、黃夫人。父珂官尚書,自幼博通經史,能詩文,擅書劄。她博通經史,擅制詞典的才名為藝林傳頌。丈夫狀元郎楊慎對自己妻子的才學嘆賞之極而致於崇拜,稱黃娥為“女洙泗(女孔子),閨鄒魯(女孟子),故毛語(女毛公)”。 以《寄外》詩聞名當世。又工於散曲,在明時已有刊本《楊升庵夫人詞曲》5卷,又有《楊夫人樂府》,但其中多與楊慎《陶情樂府》所收者相混。近人將兩人之作合編為《楊升庵夫婦散曲》,風格纏綿悲切,有“曲中李易安”之譽。
左芬:晉武帝司馬炎之妃,(?—300),西晉女文學家,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人。據出土墓誌,字蘭芝,芬應作棻,我國最早的女詩人。少好學,善作文。為武帝妃嬪。今存詩、賦、頌、贊、誄等20余篇,大都為應詔而作,《離思賦》最著名。原有集,已失傳。
李清照 :(1084~約1155) 號易安居士,南宋傑出女詞人,漢族,山東濟南人,婉約詞宗。生於北宋元豐七年,逝於臨安,享年七十壹歲。與濟南歷城人辛棄疾合稱“濟南二安”。李清照也故自封為易安居士。中原淪陷後,與丈夫南流,過著顛沛流離、淒涼愁苦的生活。明誠病死,境遇孤苦。 幼承家學,早有才名。以詞著名,兼工詩文,並著有詞論的李清照,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中國歷史上唯壹壹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環形山的女性。
陳圓圓:(1623-1695),常州武進(今屬江蘇常州)人,本姓邢,名沅,字畹芬。為蘇州名妓,善歌舞。初為田畹歌妓,後吳三桂納為妾。吳三桂出鎮山海關,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克北京,陳圓圓曾被俘。吳三桂降清,清軍攻陷北京,仍歸三桂,從至雲南。晚年為女道士,改名寂靜,字玉庵。民間傳說稱吳三桂降清是為了她。
李師師:北宋末年色藝雙絕的名妓,她慷慨有快名,號為“飛將軍”。她的事跡在筆記野史、小說評話中多有記述。較早的可見張端義《貴耳集》 、張邦基《墨莊漫錄》 、宋代評話《宣和遺事》 。相傳李師師還為保護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畫卷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郭愛:安徽鳳陽人。明宣宗侍妃。入宮二十日,及帝之崩,宮人殉葬者三十余人。當馳之日,皆餉之於庭,餉輟,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小木床,使立其上,掛繩圍之,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頸而死。
本姓楊,名影憐,改姓柳,名隱。後改名是,字如是,號河東君,又號蘼蕪君,浙江嘉興人,幼年被賣到盛澤歸家院名妓徐佛家為養女。受徐教養,柳詩擅近體七言,分題步韻,作書得虞世南、諸遂良筆法。年稍長,流落青樓。為秦淮八艷之首。在松江,她以絕世才貌,與復社、幾社、東林黨人相交往,常著儒服男裝,與諸文人縱談時勢,詩歌唱和。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東林領袖、常熟錢謙益與柳如是結秦晉之好。兩人同居絳雲樓,讀書論詩相對甚歡。錢戲稱柳如是"柳儒士"。明亡,柳勸錢殉節,在刀、繩、水三種死法中選壹。錢面有難色,如是奮身跳入荷花池,以身殉未遂。錢謙益降清後,遭猜忌被逐回鄉,郁郁而死。錢氏家族乘機向柳如是逼索,如是投繯自盡。
朱淑真(約1131年前後在世),宋代女詞人,壹作淑貞,號幽棲居士。相傳朱淑真作品為其父母焚毀,後人將其流傳在外的輯成《斷腸集》(詩)2卷,《斷腸詞》1卷及《璇璣圖記》,輾轉相傳,有多種版本。
薛濤(約768~908?年) 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姿容美艷,性敏慧,8歲能詩,洞曉音律,多才藝,聲名傾動壹時。德宗貞元(785~804)中,韋臯任劍南西川節
度使,召令賦詩侑酒,遂入樂籍。後袁滋、劉□、高崇文、武元衡、李夷簡、王播、段文昌、杜元穎、郭釗、李德裕相繼鎮蜀,她都以歌伎而兼清客的身份出入幕府。韋臯曾擬奏請朝廷授以秘書省校書郎的官銜,格於舊例,未能實現,但人們往往稱之為“女校書”。後世稱歌伎為“校書”就是從她開始的。
唐琬:陸遊的表妹兼第壹任妻子:以壹首《釵頭風》纏綿悱惻了整個南宋文學史。
侯夫人:隋煬帝在位期間廣造高樓,並網羅天下美女數千名納於迷樓中幽閉,她就是這幾千名壹輩子都沒有見過隋煬帝的宮女之壹,最後自縊而死,臂懸錦囊,左右取進,身後只留得幾首詠物寄意的空靈飄逸的小詩讓後人讀來輒用傷懷。
花蕊夫人:後蜀主孟昶的費貴妃,五代十國女詩人,青城(今都江堰市東南)人,也號花蕊夫人。幼能文,尤長於宮詞。得幸蜀主孟昶,賜號花蕊夫人。
甄皇後:甄氏(又名甄洛)182年—221年。中山無極(今河北無極)人。父甄逸,官上蔡縣令,謚號“敬候”;母張氏,封廣樂鄉君。始嫁袁熙,公元204年嫁與曹丕。其子曹睿即位後,被追謚為“文昭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