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想的古詩詞: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誌。—王勃
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遊。 —曹植
丈夫誌四海,萬裏猶比鄰。 —曹植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
具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李白
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李白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沈舟側伴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來明日愁。—羅隱《自遣》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杜甫 《望嶽》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嶽飛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於謙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2.描寫目的的詩句1、欲窮千裏目
唐
王之渙
《登鸛雀樓》
2、垂楊只礙離人目
宋
辛棄疾
《滿江紅·敲碎離愁》
3、忽獨與余兮目成
先秦
屈原
《九歌 少司命》
4、目眇眇兮愁予
先秦
屈原
《九歌 湘夫人》
5、唯昭質其猶未虧;忽反顧以遊目兮
先秦
屈原
《離騷》
6、愁目斷、孤帆明滅
宋
蘇軾
《滿江紅·清潁東流》
7、遙岑遠目
宋
辛棄疾
《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
8、?詹還芾胄目
宋
歐陽修
《漁家傲·十月輕寒生晚暮》
9、目斷魂銷
宋
蘇軾
《蝶戀花·春事闌珊芳草歇》
10、我望雲煙目斷
宋
辛棄疾
《西江月·壹柱中擎遠碧》
3.有關“目標”的詩句有哪些1.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宋代:文天祥
釋義: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壹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
2.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望嶽》唐代:杜甫
釋義: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3.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難·其壹》唐代:李白
釋義:世上行路呵多麽艱難,多麽艱難; 眼前歧路這麽多,我該向北向南?
4.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行路難·其壹》唐代:李白
釋義:相信總有壹天,能乘長風破萬裏浪; 高高掛起雲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5.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石灰吟》明代:於謙
釋義: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願把壹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6.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夏日絕句》宋代:李清照
釋義:生時應當做人中豪傑,死後也要做鬼中英雄。
7. 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登鸛雀樓》唐代:王之渙
釋義:若想把千裏的風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壹層城樓。
8.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勸學》唐代:孟郊
釋義:任何事情必須自己去實踐,別人得到的知識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
9. 躲進小樓成壹統,管他冬夏與春秋。——《自嘲》近代:魯迅
釋義:堅守自己的誌向和立場永不改變,不管外面的環境發生怎樣的變化。
10. 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出塞》清代:徐錫麟
釋義:出征的戰士應當高唱軍歌勝利日來。決心把滿族統治者趕出山海關。
4.帶目的詩句晏殊的壹首小詞《浣溪紗》:
壹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消魂。酒宴歌席莫辭頻。
滿目河山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解說是(簡略):韶光短暫,生命短暫。而在這短暫的生命裏,等閑就有數不盡的痛苦哀傷。有多少時日可以飲酒?有多少時日可以聽歌?在妳今天有酒飲、有歌聽的時候,好好的把握吧。妳懷念的人在春山之外,天涯盡頭,難道因為妳念遠,遠人就歸來了嗎?落花風雨,春光不久,這兩句道出了人世間雙重的悲哀。“空”念遠,“更”傷春,“更”加強了兩重悲哀的感慨,而“空”則是在兩重悲哀加強時的反省和覺悟。這就是晏殊,雖然亦有哀傷惆悵,但理性的觀照始終貫穿。
山河和河山在現代詞典裏意思壹樣,都是山+河,代表國家的意思
河山在古詩詞使用頻率更高,這曲詞是河山
5.形容目標的詩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行路難》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樂府·將進酒》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夢遊天姥吟留別》
等等,李白的很有代表性。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來明日愁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濟滄海。
樂生前壹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醉臥美人膝
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6.關於“目標”的古詩詞有哪些1、《望嶽》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2、《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代: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壹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3、《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代: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4、《小松》
唐代: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裏,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淩雲木,直待淩雲始道高。
5、《竹石》
清代: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