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如何看待《無敵破壞王2》中主角尋找夢想的過程?說說妳對夢的態度?

如何看待《無敵破壞王2》中主角尋找夢想的過程?說說妳對夢的態度?

沒有人規定好朋友要做同壹個夢。“當溫尼伯為了追求新的人生目標而不得不和拉爾夫說再見時,她感到悲傷和內疚,而她的偶像和未來的新朋友,女賽車手閃電俠姐姐,得到了如此的安慰。

相比影片中隨處可見的彩蛋帶來的驚喜,更讓我感動的是影片中剖開的“成長與友誼”的真相。對於成年人來說,友誼的定義變了嗎?我們如何獲得和保護它?

不同人生階段友誼的特點

童年友誼的特點是找玩伴。這時候的友情很簡單。

到了青春期,我們需要第壹次形成對自己的認識,同時學會如何與他人親近。在這個時期,友誼會涉及更多的自我暴露。我們尋找與自己價值觀壹致的人。壹旦找到,友誼可以發展得極其深刻和激烈,我們認為對方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理解和支持。

這期間,我們的友誼中會有嫉妒和占有欲,自我界限往往不清。這就是學會和別人親密的過程。

到了成年中期(25-50歲),情況又變了。25歲以後,人的交友能力不可避免地退化。和朋友聯系頻率下降最明顯的是婚後。這聽起來很諷刺:在婚禮上,妳邀請所有最好的朋友為妳慶祝和哭泣,然後,當婚禮結束時,妳失去了他們。後來,妳的生活中要做的事情會太多,妳會悲哀地發現,妳沒有時間去陪伴那些陪妳度過了所有重要時光的人。

復雜是成人友誼的重要特征。

成年後,友情會變得很復雜。如果童年的友誼往往是出於情感,相互欣賞和玩耍;長大後,友誼也會受到資源置換等利益因素的影響。

成年人的友誼就像藝術壹樣,它並不總是“好的”或完全道德的,相反,它會包含許多復雜和不道德的部分。有時候,人與人的關系甚至是敵與友。韋氏詞典收錄了壹個新詞“友敵”(Frenemies)來描述這種關系——即使是最親密的朋友也可能會互相傷害,這甚至不妨礙人們繼續做朋友。

了解這種更復雜的關系,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人性本身的復雜性——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最親近的人可能會傷害妳,看似惡毒的人也可能會時不時釋放善意。

就像在《無敵破壞王2》中,安全漏洞病毒蠕蟲在掃描拉爾夫和溫尼伯時,找到了各自可以攻擊的“bug”。這些bug其實指向了壹個內在的“性格缺陷”:拉爾夫粘人,不自信,缺乏安全感,溫尼伯每次生氣、不耐煩、受挫時都會情緒失控,所以這些“性格缺陷”。

當拉爾夫的陰暗面被復制成壹個巨大的病毒,幾乎摧毀了好友的夢想世界時,贊傑對憤怒的溫尼伯說:“別忘了,他摧毀了互聯網,但他也表演了笑話幫妳瘋狂。”

是什麽影響了成年人的友誼?

1.在成年早期,很容易和更親近的人成為朋友。

接近度是成年早期交友最重要的因素之壹,比如和大學室友住在壹起,和青梅竹馬住在街上,等等。拉爾夫和溫尼伯壹開始有機會成為朋友,正是因為他們都在同壹個遊戲廳裏扮演各自的角色,經常見面玩,坐在天臺上看星星,互相陪伴。

2.自我塑造之後,想找壹個和我們真正相似的人。

相似性對建立朋友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越來越被態度和價值觀相似的人所吸引。成年男女不太願意向朋友吐露自己的想法,已經充分了解了他們的興趣、需求、理想等。,這樣他們就不用像年輕時那樣,通過和朋友的交流來了解自己和未來的道路。

這正好解釋了為什麽溫尼伯在與閃光姐姐短暫接觸的過程中,在電影中迅速被吸引——她明顯感覺到他們在愛好和生活追求上是同類。他們都渴望從賽車比賽中尋求具有挑戰性和不可預測性的人生體驗。但對拉爾夫來說,情況正好相反。他感受不到和溫尼伯在壹起的閃光姐姐的魅力,因為他的內心向往平靜安定的生活。

3.朋友的存在方式變了。

進入中年的人,更傾向於把友誼定義為“知道Ta在哪裏”的關系,而不是壹直在壹起。影片最後溫尼伯和拉爾夫的友誼也發展到了這壹步。雖然為了夢想,溫尼伯留在了互聯網世界,和拉爾夫在身體上是分開的。但在他們分別的前壹刻,當他們緊緊相擁的時候,就像那個被壹分為二,刻著“妳是我的英雄”的標簽被重新組合成壹顆完整的心,預示著無論以後的人生有沒有交集,他們永遠都是彼此生命中不可替代的夥伴。

什麽樣的成人友誼才能更長久?

1.還說著“同壹種語言”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不再需要頻繁的聯系來維持友誼,但我們仍然在尋找可以用同壹種語言交流而不需要過多解釋的人。妳會發現,有些人即使兩年沒見,也會覺得聊起來很舒服。這種“相同的語言”有時是基於兩個人仍然珍惜的回憶,有時兩個人對過去和現在有壹些相似的理解。

2.進行深度互動

現在的網絡讓我們有了更多的交流方式,除非是故意的,否則不太可能真的和某個人失去聯系。但調查顯示,如果只是在社交網絡上祝壽,或者在朋友圈默默贊美,對友誼的存續幫助不大。相比之下,壹些支持性的評論和深入的交流會更有助於維持壹段友誼。

3.能夠支持彼此的社會身份

與青春期不同,成年後長期親密關系的關鍵是“支持彼此的社會認同”。社會認同可能是妳的宗教信仰,興趣群體,特殊經歷群體等。,而不是妳來自哪個省,體重多少。

對我們社會身份的確認有助於提高我們的自尊水平——我們的所作所為、經歷和價值觀都得到了確認、理解和支持。這也意味著,如果妳覺得自己缺少親密的朋友,可能與妳沒有找到自己的社會身份有關。

在《wreck-it ralph 1》中,雖然拉爾夫獲得了與溫尼伯的友誼,但實際上,對於自我認同和自尊的建立,拉爾夫的認知壹直建立在“溫尼伯認為自己是個好人”的基礎上,他無形中把自己的價值和意義寄托在了他人的評價上。同樣,當他得知溫尼伯想留在狂野飆車的遊戲中時,他也無法理解溫尼伯為什麽寧願留在壹個他認為如此危險和暴力的世界,也不願回到她的“家”。

直到他與隱藏在潛意識中的另壹個“自己”面對面鬥爭時,他才發現自己並不是壹個真正的“好人”,而在完成與溫尼伯的和解之前,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的自我認同。最終拉爾夫也在這樣壹個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中理解和認同了溫尼伯的人生理想,發自內心地支持和祝福她。

當然,拉爾夫每次想起溫尼伯,眼裏還是會有失落,但他的執念已經放下了,和溫尼伯所有的友好回憶,足以支撐他在另壹個遙遠的世界裏好好生活。這讓人們想起了電影中閃光姐姐所表達的友誼的真諦——“所有的友誼都會改變,但好的友誼會因為改變而變得更加牢固”。

於曾在《寒霜河》中寫過壹段關於友誼的話:“真正的友誼不依賴於任何東西,事業,幸福或不幸,身份,經歷,取向和處境。它本質上拒絕功利、所有權和契約,是獨立人格之間的相互呼應和印證。它使人孤獨而不孤獨,詮釋了自身存在的意義。所以,所謂的朋友,不過是讓彼此活得更溫暖、更舒服的人。”

不知道現實中我們會不會有幸遇到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