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的拼音是xuān。
宣介紹:
為漢語壹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宣本義是帝王接見臣民的大廳,又稱宣室。宣室是頒布詔令的地方,故“宣”又引申有普遍、傳播、宣揚等意義。由公開說出又引申為疏導,如宣泄。
宣本是古代天子居住的宮室名,即“宣室”。天子的宮室相對於平民百姓的房子,當然要“大”許多,要“廣”許多,所以“宣”後來引申指“大”“廣”。再引申指“普遍”“周遍”。《管子·小匡》中有這樣壹句話:“公宣問其鄉裏而有考驗。”尹知章註釋說:“宣,遍也,遍問其鄉裏之人。”
宣室是帝王發布命令的處所,故“宣”引申指“傳播”“散布”“說出”之義。如宣布、宣揚、宣傳,也有人這樣解釋:“宣”有“大”“廣”之義,用作動詞就是使之廣、使之大。宣布、宣揚、宣傳,都是通過“宣”讓有關思想、知識或信息得到傳播、散發,從而擴大影響。
康熙字典:
又《爾雅·釋言》:徧也。《詩·大雅》:既順廼宣。註:順,安。宣,徧也。又《左傳·賈註》:通也。《詩·周頌》:宣哲維人。註:宣,通。哲,智也。又布也,散也。《書·臯陶謨》:日宣三德。《禮·月令》:季秋,會天地之藏,無有宣出。註:物皆收斂,無有宣露出散也。
又《增韻》:召也。《包佶詩》:隔屛初聽玉音宣。又《爾雅·釋言》:緩也。又盡也,明也,示也。《周語》: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又《左傳·成十三年》:是用宣之,以懲不壹。
又《詔書別錄》:唐故事,中書舍人掌詔誥,皆寫兩本,壹為底,壹為宣,在中書可檢覆,謂之正宣。又《謚法》:善聞周達曰宣。壹曰聖善周聞曰宣。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車人之事,半矩謂之宣。又《爾雅·釋器》:璧大六寸,謂之宣。郭璞註:《漢書》瑄玉是也。瑄宣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