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集經》:末法億億人修行,罕壹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地藏經》:現在、未來壹切眾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壹佛名號,功德無量,何況多名。
《金剛經》: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其實,分別不在法門,而在我們自己的根性適合學什麽法門,上面這句《大集經》的意思,是說現代眾生,壹般比較普遍的情況,都是比較適合修學念佛法門,所以如果您如果對這句經文信得過,可以了解壹下凈宗。
首先,可以先看看《釋迦牟尼佛傳》(鏈接網絡搜尋可得)了解佛的壹生,然後開始系統學佛。
問:我對佛教還不認識,如何著手?
答:請先於網站上收看凈空法師講的「認識佛教」及「三皈傳授」的講演,此能幫忙您先對佛教有正確的認識,以及明白學佛之目的與意義,以提高學佛之興趣與信心,進而能深入學習。
問:初學要如何修學?
答:凈宗修學是以「凈業三福」(《觀無量壽經》)為基礎。
第壹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如何落實?我們采取儒家的《弟子規》。《弟子規》的內容,就是在家做壹個孝順的兒女,在學校做壹個好學生,真正將這兩句話落實在生活當中。「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則落實在《十善業道經》,壹定要認真努力學習。
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在家同學至少要學習《五戒相經箋要》和三皈傳授。三皈傳授有錄相帶,也有文字教材。出家的同學壹定要學《沙彌律儀要略》,最低的水平是沙彌十戒、二十四門威儀。「具足眾戒」,就是十條戒圓圓滿滿。「不犯威儀」,是二十四門威儀落實在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中。
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落實在《地藏菩薩本願經》。「地」是心地,「藏」是心地的寶藏。這壹條就是《地藏經》的宗旨,我們要從學習《地藏經》來開發心地寶藏。這是前兩年的基礎課程。
佛言:「凈業三福是三世諸佛凈業正因。」這句話說得多重!多麼重要!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我們從凡夫修行作菩薩,將來成佛,真正根本的因就是這三條。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皆以此三條為基礎。若無此基礎,就不能成就;猶如蓋房打地基壹樣,無論蓋什麼房子,地基壹定要堅固,有了堅固的基礎,才能學法門。
+++++++++++++++++++++++++++++++++++++++++++++++++++++++++++++++++
學習大乘之前,先要打好基礎,不然肯定會花了時間精力,然後覺得功夫不得力,到時候懷疑佛,毀謗佛,就不好了。
其實佛對我們說得很清楚了。
《百喻經》裏面有個故事,有壹個愚人,看到他人富家三層樓很漂亮,於是叫來木匠,要造第三層樓,木匠說,不建第壹層,不建第二層,哪兒能建第三層?愚人說,我不用建第壹層第二層,我只要第三層。眾人聽了,都笑那個愚人。
我們四眾弟子也是壹樣,若不依三乘次第,先打好基礎,循序漸進地修學,和那個愚人就沒有分別。
大乘是起高樓大廈,建高樓必須有地基,地基紮實,高樓才穩固,地基是小乘佛法。
沒有小乘基礎,高樓是用幾支竹竿撐起來的,或者開始挺好看,但隨時有倒塌的危險。
縱觀歷史,中國小乘佛法式微,是不是佛說的不對呢?
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其實中國歷代高僧大德,都是以儒家、道家為基礎,代替了小乘佛法,所以修行有非常輝煌的成就,值得我們借鑒。
而學小乘的教材很多,《弟子規》是其中非常不錯的壹個選擇。
當然,這裏是說代替,代替並不完全是說等於,我們要用來打基礎,繼而修大乘,用代替的教材就行,也比較合適,我們比較好吸收。
如果是單單要修小乘,還用小乘的經本比較適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