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的夜晚中,壹位騎在戰馬上的指揮官有條不紊的指揮著戰士們戰鬥著。狂風大作,卻無法聽見大風的抗議和咆哮聲。銷煙布滿了整片藍天,如壹張垂涎欲滴的大嘴,即將吞噬著每壹個人,每壹條生命。
沒錯,這就是拿破侖的戰役,這就是拿破侖的書---《拿破侖傳》。
拿破侖出身在破落的貴族家庭。長大之後,他進入了軍校,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拿破侖自小便有遠大的理想。他曾經說過壹句著名的話:“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人必須得有遠大的理想,並朝之不懈的奮鬥。有的人總愛這樣安慰自己:我的命是掌握在上帝手裏的,得過且過才會好過壹些吧!
我會厲聲的斥責他們:“我們榜樣應該是拿破侖,他在命運面前從不低頭,而是與命運做鬥爭,不讓命運戰勝自己,讓自己能夠掌控命運!”
若妳是壹粒金子,被遺失在沙漠之中,太陽的照射,便會讓妳在滾滾黃沙之中綻出金光。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世界中,沒有幾個人從沒有過失敗,包括拿破侖。但聰明人與愚蠢的人區別便是在這兒。愚蠢的人只會百戰百敗,百敗依然百戰。固然,這種毅力是驚人的,但盲目的堅持壹件絕對錯誤的事,是可笑的。聰明人就會像拿破侖壹樣,總結自己失敗的原因,去積累,最後,戰勝了敵人。
其實,戰爭不僅僅是要戰勝敵人,更是要戰勝自己。戰勝自己的不足,戰勝敵人的不足,換來的便是成功。古人雲:“失敗乃成功之母。”沒有失敗的教訓,哪來的成功?!
但就在法國逐漸進入到鼎盛時期,大英雄拿破侖成為法蘭西帝國的皇帝時,他的野心與欲望壹同澎漲了起來,竟去攻打整個歐洲大陸,壹下子便引起了百姓的不滿。
拿破侖終於被打敗了,他嘗到了自己創造的苦果,這壹切必須由他自己壹人來承擔。
無論怎樣,拿破侖始終是他自己,始終是壹個戰爭天才,始終是壹個改變歷史的偉人。
我緩緩蓋上這本書,眼睛直直的盯著上面那矮矮的騎在戰馬上的男人,心中湧上無盡的感慨!
讀拿破侖傳有感2拿破侖是壹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之所以聲名在外,不僅是因為拿破侖幾乎統治整個歐洲的成就,更多被人提起的是使他最終失敗的戰役——滑鐵盧戰役。到底是什麽導致了拿破侖的失敗?讀了《拿破侖傳》之後,我有了更深的了解
拿破侖出生於科西嘉島,科西嘉島是意大利的領土,他的母親名叫萊昂齊亞,是壹位聲名顯赫的意大利貴族,他的父親是壹位軍官,名叫卡羅爾。後來,他們壹家來到法國,為法國效命,拿破侖也得以在貴族學校上學。長大後,拿破侖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才華,很快身居高位,可是他看不慣法國貴族的所作所為,看不慣他們搜刮百姓,貪圖享樂,便發動了著名的霧月政變(1779。11。9按法國歷,為霧月十八日),登上了統治者的寶座在這裏,我不再對拿破侖的生平做太多的描述,拿破侖的生平有許多輝煌的事跡,然而就是壹場滑鐵盧使拿破侖的輝煌成就毀於壹旦]
六月中旬的壹天早晨,太陽剛剛爬上山頭,昨天剛剛下過雨,道路泥濘,可是,對於拿破侖久經沙場的老兵們來說,這根本就是小菜壹碟,可拿破侖卻低估了自己軍隊的能力,等到了中午才下令出兵,足足浪費了半天時間。此時,經過大戰,拿破侖的死敵——英國人的軍隊已死傷過半,只要沖上前壹舉殲滅即可,可拿破侖再次判斷失誤,他認為英軍的盟友——普魯士軍將要發起進攻。已經判斷失誤兩次,拿破侖還有勝算嗎?有,只要援軍及時趕到,雙方人數相當,誰勝誰負還說不定,可到了下午,有報告稱,普魯士的軍隊正在向這裏挺進,還有大約壹個小時的路程,拿破侖這下慌了神兒。開始呼叫援軍,可援軍統帥格魯希,未能及時趕到,拿破侖只好勉強抵抗,面對對方兩倍的兵力,結局:拿破侖慘敗而歸。
拿破侖的失敗,讓我深有感觸:只是兩次輕微的判斷失誤,就決定了壹場戰爭的走向,傾斜了勝利的天平;區區壹場九天的戰爭,毀掉了拿破侖九年打拼的江山,真可謂千裏之堤,潰於蟻穴。由此可見,細微之處會產生多麽巨大的影響。在我的學習生涯中,自然也少不了這樣遺憾的事情:
記得壹次數學考試——數學是我相對比較拿手的學科,所以有些大意,我很輕松就將前面的攔路小題壹壹清除,稍微難壹點兒的應用題關卡前幾關也很是順利,做著做著,自然就有些飄飄然,得意忘形了。正在這時,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好家夥,來了道難題,壹下子把我拉回現實,難題是難題,可總有答案,這道題是道看似復雜的圖形題,但是只要仔細看,還是可以看出端倪來的,可我那時正得意,稍微看出點兒蛛絲馬跡,便壹口咬定我的方法是對的,稀裏嘩啦,龍飛鳳舞地寫完,把下面的題目解決,眼睛掃壹遍,就算是檢查了,此時考試時間還有半個小時,我等不及,直接提前交卷
第二天,成績出來了,我自然很期待,結果出來了,好吧,這個成績對於我來說絕對是個不及格——94分,學校的數學,我對自己的成績要求始終在九十五分以上,差壹分都不行,拿到卷子壹看,發現正是那道圖形題被打了個鮮艷的紅叉,旁邊大大地寫著壹個符號和壹個數字—6,紅色的大叉十分耀眼,看得我身上冒汗,仔細讀讀題,發現中途的計算數字抄錯了,結果自然也錯了,然後我又用這個結果參與別的運算,自然結果更是錯上加錯因為壹時的驕傲,導致計算出錯;又因為計算出錯,使得整道題都錯;因為整道題錯,扣了大分,結果未能達到對自己的要求,同時也與滿分失之交臂,開始是壹個微小的錯誤,後來逐漸變得壹發不可收拾,這就是小錯誤的可怕之處。
千裏之堤,潰於蟻穴。只有重視任何壹個細節,才可以順利完成任務。就如宇宙飛船,只有不出壹點兒紕漏,才能保證順利發射。現在,拿起妳的放大鏡,照照自己身上細小的漏洞吧,將來它們很有可能就會成為妳的滑鐵盧,只有防微杜漸,填補自己身上的小漏洞,才可能成為真正的傑出人物——細微之處,見真知!
讀拿破侖傳有感3壹個人的壹生中有時會有兩個極端,有時陷入低谷,有時進入高潮。而《拿破侖傳》這本書中拿破侖的事跡是最好的說明。
這本書主要寫了拿破侖.波拿巴從生到死,從霧月政變當皇帝到去聖赫勒拿島當囚徒的壹生。
壹些人能走向高潮是因為他們在低谷中從未低過頭:當pk10開獎必發cp608第壹次帶上佩劍時,pk10開獎必發cp608說:“只有劍柄是屬於法蘭西的,而劍鋒是屬於我的”。這壹句話,就已經暴露出了這個只有二十歲的少年的野心和走向人生巔峰的渴望。
過了不久,第壹次高潮來臨了。pk10開獎必發cp608被元科西嘉島總管保利任命為中校,去奪取壹座法蘭西的碉堡。雖然阿雅各賓的碉堡實力不強,但好歹也是有著火槍和大炮的法蘭西第壹帝國正規軍。拿破侖手下的民兵被打得節節敗退,而保利也把pk10開獎必發cp608“炒魷魚”了,撤了他的兵權和中校職位。這次僅持續了不到三個星期的高潮落下了帷幕。
所以,遇見高潮,也要低調壹些,不然就直接回到低谷。
第二次高潮來了。這壹次,壹直持續到了晚年。壹七九九年十壹月十號,拿破侖發動了霧月政變,帶著穆拉、穆蘭、貝爾蒂埃等元帥和五百人院議會會議長弟弟呂西安拿下了兩院議會。他出任法蘭西的皇帝。從此之後,他在歐洲的征服腳步就無人可擋了。
這就是人生中最長最高的高潮,但只有做足準備,進入高潮的大門才會向妳敞開。
而最後的壹戰:滑鐵盧之戰,削平了拿破侖壹世的老本。pk10開獎必發cp608必須以加上近衛軍在內的不到五萬人的軍隊對戰第三次反法聯盟的五十多萬人的大軍。
最後他被流放到了聖赫勒拿島,回到了起點。
所以低谷之後為高潮,高潮身後是低谷,但人壹定要學會面對。
我雖然不是什麽偉大的人物,但在學習中遇到低谷時,比如壹直學不會數學中的倍數問題時,pk10開獎必發cp608要像拿破侖攻破阿爾卑斯山壹樣,絞盡腦汁克服這個難關。遇到高潮時,比如考試考了壹個高分時,壹定也要保持冷靜的頭腦,不要像pk10開獎必發cp608的第二次流放壹樣,墜回低谷。
拿破侖的事跡告訴我,遇到低谷時不要氣餒不要放棄,而遇到高潮時,也應保持冷靜、清醒的頭腦。
讀拿破侖傳有感4這是壹個傳奇的故事。意大利人拿破侖·波拿巴在其短暫的壹生中,攻下過整個歐洲大陸,擊敗五次反法同盟,兩度成為皇帝,卻在第七次與反法同盟的戰鬥中敗北,從此壹直被英國囚禁在聖赫勒拿島上,壹直到他去世。縱觀其壹生,他本人清廉節約,卻放縱自己的兄弟姐妹盡情揮霍;他自己睿智機敏,卻因太過自信,將重權交到了叛徒手上而從沒懷疑;他不懼強權,連曾經不可壹世的教皇在他面前也是那樣謙卑。在他鼎盛時期,整個歐洲的皇帝都是他的親兄弟。
在拿破侖不到二十歲時,他就很有自己的思想。他的腦袋在那時起就充滿了自己對政治、哲學、物理、歷史和戰鬥的思考。背後包抄、迂回前進、快速行軍,這些戰術戰法在他以前從來沒有人使用過,然而拿破侖憑借著他那敏銳的大腦做到了,所以才使他在面對那些思想保守的歐洲軍團時能夠百戰百勝。畢加索、凡·高,他們之所以出名,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他們創建了自己獨樹壹幟的派系。如果只知道跟隨潮流,跟著大部隊走的話,就不會找到壹條最適合自己的路,就不會有屬於自己的成功。
拿破侖犯得為數不多的錯誤之壹就是太過自信。這可以說是他犯的最為嚴重的錯誤。因為太過自信,他進攻俄國,認為戰無不勝的自己壹定能夠使俄國屈服,結果不僅沒有征服俄國,反而丟下了九十萬法軍士兵的屍體在俄羅斯的冰天雪地裏;因為太過自信,他毫無保留地將機密交給了外交大臣塔列朗,認為塔列朗壹定不會背叛自己,卻從沒想過這個塔列朗是壹個唯利是圖的小人,竟將這些機密以“賣”的形式賣給了國王的敵人當然,如果沒有自信,那也是不行的。因為他有自信,所以他經過重重險阻,成為了法國的國王;因為他有自信,所以他力挫群雄,成為稱霸歐洲的霸主……可見,要想把握好“充滿自信”和“太過自信”中間的平衡,是多麽的困難。
拿破侖用其壹生寫就的悲劇可謂千年不遇。早年的他想像亞歷山大大帝壹樣,稱霸歐亞,青史留名;晚年的他意識到戰爭的殘酷,想要停止戰爭,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停也停不了。拿破侖的優點數不勝數,精力旺盛、不甘失敗、機敏聰慧、清廉節儉……可惜的是,他的弱點卻和他的優點幾乎壹樣顯著。讀了埃米爾·路德維希的《拿破侖傳》後,我認為拿破侖過於復雜,對於他,我並不想評價,也評價不了。但是,如果讓我形容他的壹生,我會用《聖經·耶利米書》中的壹句話來形容:“我今日列妳在列國列邦之上,為要施行拔出、拆毀、傾覆,又要建立、栽植。”我認為,拿破侖足以當得上“萬王之王,萬主之主”這個稱號。作文
讀拿破侖傳有感5穿越歷史雲煙,追尋偉人足跡,品味精彩人生。
拿破侖的壹生傳奇而悲劇。他出生於科西嘉島上,父親是壹位抗法軍人。他年少時就讀於巴黎軍官學校,年少的他就表現出不凡,堅忍而孤獨,他從不與眼中所謂的平凡人壹起,他年少便胸懷大誌,解放科西嘉!這裏是他的故土。20歲的他剛剛嶄露頭角,盡管這中間曾幾度郁郁不得誌,但這些都阻擋不了他體內沸騰的熱血,亂世出英雄,在法國的動蕩期間他曾幾度奮戰,打敗敵人,突破重重阻礙,終於成為法蘭西***和國最有權勢的人,不錯,他生來就是為了征服,因為他的名字叫拿破侖!隨後1804年稱帝,野心勃勃的她繼續擴張領土,意大利大捷,英國海戰……他愈戰愈勇,他是壹個不屈的戰士,只有戰爭才能滿足他,給他帶來快感。“我們將成為歐洲的主宰!”他壹生追求著亞歷山大般的英武榮耀。《拿破侖法典》便是他從天上竊取的火種,也是他的孩子。拿破侖王朝已成為壹個標誌,他拿破侖的鼎盛終將到來!
然而上帝太過於眷顧他,這預示他的人生會有壹個大的轉折。拿破侖的結局是悲慘的,滑鐵盧戰役的慘敗,反法同盟的進攻,被迫簽訂退位詔書,人們總是欺軟怕硬,落井下石,又或者是他生前征戰害人無數,得到的報應,大勢已去,拿破侖時代氣數將盡,最終拿破侖被流放荒島{此島上居民平均壽命中只有30到40歲,環境極其惡劣},在這個島上,他平靜地度過了6個年頭,這六年,他對人生進行了深刻的思考,而他的赫赫戰功也壹去不復返。拿破侖死於1821年5月5日,他究竟死於胃癌還是謀殺,至今仍然是壹個謎。壹個偉大的英雄,壹個冷血的魔鬼至此永遠消失在了聖赫勒拿島。
拿破侖是個了不起的人,總是那樣富於悟性,那樣頭腦明晰而富於決斷力,他的壹生是壹次戰爭接著壹次戰爭,叢勝利走向勝利的半神式的道路,從而取得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輝煌成就。拿破侖曾說過“‘不可能’這句話,是懦弱者的幻影,是膽怯者的隱身符。擁有權力者如果說這句話,等於承認自己的無能。”還有壹句話能體現拿破侖式的精神“即使我身後什麽也沒留下,即使我所有的業績全部毀滅,我的勤奮與榮耀,在我死後仍將以鼓舞千秋萬代的青年。”讓·圖拉德評價拿破侖式現代歐洲的先驅者,歐洲之父。
拿破侖告訴了我們很重要的壹點,決不能以貌取人,他身材矮小,完全不像是壹代軍事巨人,但他在戰場上指揮作戰時,騎著壹匹戰馬威風凜凜,氣場強大,眼神堅定又好像藏著壹團怒火!這身影又有何人可比!在拿破侖的字典裏,從未有過“害怕”二字,無論是年少時面對比他強大得多的敵人還是在戰場上面對敵兵百萬,他都不曾退卻,他的心裏,裝著的遠不止法國,是歐洲,沙俄,甚至整個世界,誰讓他是拿破侖那!
如果妳認為拿破侖只會打仗,那就錯了。他在愛情上同樣毫不服輸。在他27歲之前,生命中未曾出現過女人,但當他27歲時,他遇見了約瑟芬—他的第壹任皇後,他對約瑟芬壹見傾心,開始了熱烈的追求,約瑟芬曾接過婚,還有壹個孩子,但這些都不能阻止拿破侖對她的愛。不過這並不是他愛情的終點。由於約瑟芬多年無子,盡管夫妻二人十分恩愛,但畢竟缺少壹個合理的皇位繼承人,這對於壹個英明的皇帝來講是壹個致命的傷口,法國皇帝可不是中國帝王,他沒有後宮佳麗三千,他只有唯壹的妻子。1810年1月,二人離婚,緊接著4月份拿破侖便與奧地利公主路易斯結婚,1811年太子便降生。拿破侖與約瑟芬離婚時心懷愧疚,身為壹國皇帝他有自己要承擔的責任,此時的他急需要壹位太子,可見拿破侖也是個重情義的人。
不平凡的人或許註定是孤獨的,忍受壹切磨難的。拿破侖從小就十分孤獨,他瞧不起身邊的那些庸夫,不屑與之為伍。長大後的他開始了軍人生涯,軍隊裏的黑暗,勾心鬥角也磨練了他的'意誌,直到他當上皇帝,壹切才剛剛開始。壹次又壹次的戰爭讓他極度疲勞,無暇分身,大臣們的陰謀,生死存亡與親信的背叛,退位後的無人問津,孤獨死去。他的壹生極其榮耀,他也同樣為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這是他選擇的人生,他並不後悔,這就是他窮極壹生所追求的榮耀,他得到了。
在聖赫勒拿島上的生活沒有打敗拿破侖,進島之後,拿破侖的胃病越發嚴重。戰爭歲月最後三年,每到緊要關頭,胃痙攣便拖他的後腿,在那如此艱難的歲月,如果不是胃病發作,他也不會受影響,或許他的衰敗史就要重寫了。壹切只是假設,在島上,他可以做以前從未做過的事,比如更好的剖析自我。“我不同與常人,道德和習俗的規範對我沒有約束力。”即使是自我剖析,他的話語也依舊透漏著高傲與自信。統治與征服就是他的天性,他並不覺得野心是壹種缺點,反而野心勃勃的人最有魅力。他承認自己有著過人的天賦,在兵法軍事上,他可是天下第壹。他認為自己的成功有三個因素:充沛的精力,無止盡的自信和想象力。晚年的他在寫回憶錄,也算是對自己壹生的贊揚和歌頌吧。在荒島的日子裏,可以說過的相對安靜很多,但在最後壹兩年無聊煎熬著他的心。他就像屹立不倒的巨人。“我的失敗是咎由自取,我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命運的始作俑者。”壹句簡單的話便總結了他的壹生。他開始後悔中年時期的壹些做法,也開始懺悔,但無論如何,他從未後悔過自己稱帝。他臨死前所做的遺囑,幾乎全部關於她的親人,他要求死後把頭發做成手環分給自己的親人,還有很多小玩意留給自己的兒子,壹個鐵人突然在死前變得如此柔情,也算是彌補了生前對他們的虧欠吧!
拿破侖因為他的赫赫功績,他的鼎盛統治而迎來了拿破侖時代。但他之所以受後人如此高的評價,絕非僅僅因為這些戰功。拿破侖的精神註定了他的成功。首先,他有著無所畏懼的精神,他蔑視懦弱者,無能者。還有他那無與倫比的自信,這壹點便足以壓垮許多人,他就是自己的神,也許這壹點在許多人眼裏並不過是狂妄自大,但拿破侖有這個資本去狂妄自大。拿破侖與生俱來的野心也是他的壹大亮點,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他愛他的野心。由以上更可以看到更為重要的壹點,他絕不是個虛偽做作之人,從不遮遮掩掩,他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他也從不懼怕世人以壹個什麽樣的眼光去看待它。天上從不會掉餡餅,壹個人不會無緣無故的做出非凡的事業,拿破侖所留給後世的精神財富像壹盞永不熄滅的燈,這正是我們應該學習東西,這或許也是拿破侖來這世上走壹遭做的最富有意義的事。
比起中國名垂千史的皇帝,我更欣賞拿破侖,放眼歷史,那個中國帝王不懼怕留下罵名,他們總是極力掩飾著自己的罪孽,他們後宮佳麗三千,毀掉多少女子的前程,他們為奪皇位,不擇手段,殺父弒兄。而拿破侖相反,他狂妄自信,坦坦蕩蕩,最然他的雙手也沾滿了無數的鮮血,但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拿破侖也是,他的偉大即使歷久千年,也依舊偉大,歷史所遺留下的將會被時間沈澱出真理。連丘吉爾也說,這世上沒有比他更偉大的了。
穿越歷史的雲煙,我仿佛看到了幾千年前叱咤風雲,不可壹世的拿破侖。壹切偉大的篇章都隨著他的離去塵埃落定,留下的只是那曾經恢弘的王朝和拿破侖那背後鮮為人知的辛酸與眼淚吧!
讀拿破侖傳有感6最近這幾天,我讀完了埃米爾魯特維克所著的《拿破侖傳》。
埃米爾魯特維克是壹個德國人,他主要以拿破侖的心理歷程而非常人所關註的重大事跡來立體地描寫這位偉人的興衰雖然這兩者有時可能是重復的,這是這本書與眾不同的壹個重要原因。
拿破侖是上個時代壹個不朽的傳奇,他戎馬壹身,作為法蘭西的將軍,第壹執政,皇帝,在遍布整個歐洲的戰場擊敗過整個歐洲的敵人。拿破侖三番五次地擊敗那些敵人,奧地利,俄羅斯,普魯士,意大利,雲雲。拿破侖壹世這五個字如雷貫耳,直到今天仍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敬仰。同時,拿破侖或許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用來被命名壹場洲際大戰的元首或者將領。
但最觸動我的卻不是拿破侖取勝的種種戰術,戰略,或者將士們的種種精神,而是戰鬥結束之後各方的態度。拿破侖本人作為壹個白手起家的暴發戶,對待傳統王室的態度壹向較為不屑,對那些被他戰勝後卑躬屈膝的王侯將相甚至有些鄙視,但除了德意誌和意大利諸邦的壹些傳統在法國勢力範圍內的小國外,在壹次又壹次戰勝了主動挑起戰端又屢戰屢敗的奧地利、普魯士等國,拿破侖對待他們的態度卻還是尋求和平解決。這位天生的帥才也是壹個政治上的奇才,在他作為波拿巴將軍時就可見壹斑,對待剛剛還是自己敵人的意大利人以極其仁慈的手段對待他們,嚴格限制自己軍隊的掠奪,成功取得了意大利人的民心。他以凱撒為榜樣,摧毀***和,但實際上卻是為了人民的利益摧毀了虛偽的***和。隨後,作為皇帝的拿破侖雖然依然不被正統君主接受,多次攻破他國首都卻不依不饒堅持和平手段,這即是處於現實的無奈,也是政治方面的考量。而雖然在後期反法同盟擊敗了法蘭西帝國後,對拿破侖的待遇有諸多不公,但也僅僅只是針對他們所畏懼的拿破侖,而非整個法國。相比那時候,現代的戰爭藝術可以說是臻於完善,卻和拿破侖那時代的戰爭處理要殘暴得多,大大積累了民族的仇恨,這讓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寬容精神。
無論如何,拿破侖在我心目中都是壹個時代的傳奇,都是那個時代的代表人物。遺憾的只是,或許那個時代的寬容精神在當今殘酷的戰爭中已經消失殆盡,或許從古典時代以來壹直約束著人們的壹些品質已經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