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端硯的由來

端硯的由來

初唐時期,廣東肇慶東郊克山段曦壹帶出現了以摘硯和端午制作為生的勞動者。這裏,向東流的西江穿過峽谷,直奔南海。四面環山,氣勢磅礴,巖石厚重。水巖(老坑)、坑梓巖、麻子坑、朝天巖、古塔巖、端巖名坑中的宣德巖,散落在這如畫的環境中。制作的端硯已逐漸成為肇慶特有的工藝品;深受文人墨客喜愛,達官貴人帝王欣賞。到了宋代,端硯石被列為“貢品”,名揚海內外。

端硯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石頭特別嫩、純、細膩、潤、實、緊,用它做成的端硯具有會呼吸、磨墨、不損墨、冬天不凍的特點。也和開采生產的艱辛有關。舉世聞名的壹方硯,要經過檢測、挖掘、運輸、選料、整理、設計、雕刻、打磨、水洗、組裝等十余道艱苦細致的工序。開采硯臺不能機械操作,只能手工操作。歷代采石工人順著石脈走向,自然挖深,從節理處鑿出。挑選出來的硯臺能有30%到40%被利用的很少。隧道向下傾斜,蜿蜒曲折,工人進出都要蹲著彎腰。在某些地區,只有壹個人可以裸體爬行。古人雲:“老坑爬坑斜,采石人隔三差五賒賬。”砍紫雲不算奢侈。"

再加上歷代制硯藝人的精雕細刻,其造型風格多姿多彩,從初唐的實用到明清的實用與欣賞相結合,進入了國家工藝美術的行列。現在它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中國工藝美術園中的壹朵奇葩。來肇慶旅遊的中外遊客,都以擁有壹塊精美多彩的廣東硯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