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0年3月開始,華為培訓加入進網絡培訓的大軍,網絡培訓更加熱鬧。
但對希望通過培訓提高網絡技能的學員來說,思科培訓與華為培訓在教材和內容方面的差別有多大呢?
華為的教材給人的感覺是邏輯性強,有條理。它以OSI七層模型及局域網與廣域網互聯的過程為線索展開,按照OSI七層模型下四層,從物理層到數據鏈路層、再到網絡層、再到傳輸層的順序。在OSI七層模型的下四層講述完畢後,從局域網與廣域網互聯的過程展開角度講,這樣,學員能熟練地組建壹個交換式局域網,並可用路由器隔離廣播。之後講廣域網原理及配置和路由協議及配置,完成了局域網與廣域網、局域網與局域網的互聯。
乍看思科的目錄,思科教材的內容從編排上顯得無規律可循,而且上下兩冊的內容有許多重疊。其實,思科教材的上冊主要講壹些基礎知識,這些基礎知識也基本是按照OSI參考模型講解的。包括最基礎的MAC地址、設備在層次模型中的位置、局域網和廣域網的下兩層介紹、IP地址介紹、ARP和RARP、網絡拓撲、結構化布線、上三層簡介、TCP/IP、路由協議,接下來是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可見上冊的知識十分基礎。下冊的知識就是壹些進階內容了。包括交換機的使用、VLAN的劃分、如何設計局域網、、ACL、IPX、廣域網設計、PPP、幀中繼和ISDN。思科下冊的內容更加具體,屬提高性質的知識。
華為的教材由於內容連貫,重點不太突出,對初學者和有壹定工作經驗但理論不強的學員適合;思科的教材似乎只適於初學者。
華為教材適合整套理論的掌握,但不適合復習和考試;相比之下,以知識點連貫而成思科教材,更容易讓考生通過考試。
實驗中案例和經驗各有側重
華為和思科的教材中,在介紹完壹部分內容之後,都會有相應的配置舉例和學生實驗。華為的學生實驗和配置舉例同樣維持著內容的邏輯完整性,配合較多綜合性強的案例,案例命令編寫完整(即使不是本章所學)。思科教材只是列舉本章所學的命令。但思科在實驗中會介紹壹些經驗,而且對命令的結果介紹較詳細,適合初學者。
從試題上看,華為考題與思科的最大不同是,華為的所有選擇題都不提示正確答案的個數,這加大了考試難度。不過,思科在CCNA考試中加入了環境模擬考試後,由於加入了命令行的命令鍵入,對學生的素質考察加強了。但華為試題的最後有幾道大的選擇題,涉及到實驗配置,兩者實際難度差不多。從配合考試的角度出發,思科的教材像字典,每章之後有名詞解釋,且每冊教材後都有《附錄》,便於復習時查看相應的命令。
華為和思科的教材各有千秋。華為可以改變幻燈片的編寫方式,並通過增加篇幅和精簡配置命令突出重點;思科可以通過前言的說明使內容連貫,兩家的培訓內容有90%的相同之處。對想學習網絡硬件設置的朋友,兩家的培訓都可使妳獲得相同的網絡硬件知識,只是設備的配置方法略有不同。
相比較而言 思科的含金量要比華為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