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自己的平庸會帶來什麽?
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接納了自己的缺點,承認別人確實很優秀,就會少了攀比,活得更真實。
如果按照10分來計算,妳只能得5分,就不要給自己打造8分的人設。不是說沒有誌向,不懂得進取,只是因為完成了預期目標皆大歡喜,如果完不成,自己就會陷入沮喪的困境中,很難重拾自信。
跟別人作比較的時候,千萬不要跟現在那個優秀的樣子做比較,越比較越失落。因為妳只看到了別人光鮮亮麗的現在,妳卻看不到曾經那個頹廢的他,有壹天突然覺醒的狀態。
也不要跟現在的自己做比較,現在妳想改變,但是壹時半會兒可能出不了成績。跟過去的自己作比較,過去妳不自知只是安於現狀,現在至少妳已經開始尋找解決問題的路徑了。
焦慮怎麽來的?急需改變現狀,又想馬上拿結果。總的來說就是想不勞而獲,不想投入太多就拿結果。這樣失敗的可能性會更大,殘酷的現實只會把妳打回原形。
看到身邊的同齡人甚至年紀比自己小的都幹得風生水起了,自然會焦慮。這時候壹定要冷靜下來思考壹個問題,那就是妳到底差在哪裏。
承認自己能力不行,發現自己的缺點,搞清楚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麽。這樣去分析,在做出判斷,可能才能從實質上解決問題。
當妳知道自己處在什麽階段時,就會認清現實,不再抱怨。怨天尤人不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還會徒增新的煩惱。
認清現實,就會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裏,開始慢慢覺醒,會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路徑。最笨的辦法也是最可靠的方法,實事求是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承認平庸並不是放棄自己,相反,承認平庸是解放思想,放下包袱輕裝上陣的好方法。只有放下戒備,沒有壓力地去做事情,成功的可能性才有勝算。
曾經壹位清華教授在接受采訪時說,自己是清華畢業的,妻子是北大畢業的,他小學的時候就可以把新華字典背下來,然而女兒確是壹個“學渣”。
可能在我們常人看來,父母都是高學歷精英,就憑這強大的基因孩子能差到哪裏去呢?可現實就是,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節奏,才會去不斷完善自己的不足。
我們也許資質平庸,但是卻不應該不求上進。可以跑得慢,但是不能停止前進。努力爭取才是最大的體面,平庸而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