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文言中“彼”“斯”和“乖”字的意思

文言中“彼”“斯”和“乖”字的意思

壹、彼,代詞。

1、那,與“此”相對

此土延續石耳。——宋· 沈括《夢溪筆談》

譯文:這是當地延續石耳。

2、另壹個事物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孫子·謀攻》

譯文:知己知彼,作戰百次也不失敗。

3、他,他們

彼與彼年相若也。——唐· 韓愈《師說》

譯文:那個人同那個人(指老師和學生)年齡差不多。

二、斯

〈動〉

1、劈;砍。

墓門有棘,斧以斯之。——《詩·陳風·墓門》

譯文:墓門有棵?棗樹,拿起斧頭砍掉它。

2、扯裂

斯,裂也。——《廣雅》。

譯文:裂開了。

3、分開

斯而析之,精至於無倫,大至於不可圍。——《莊子》

譯文:這樣就分開的,精確到無倫,大到不可圍。

4、距離;離開

華胥氏之國…不知斯 齊國幾千萬裏。——《列子·黃帝》

譯文:華胥氏之國…不知道斯齊國幾千裏。

〈代〉

1、“斯”假借為“此”,這,這個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饞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宋· 範仲淹《嶽陽樓記》

譯文:在這時登上這嶽陽樓啊,就會產生因被貶遠離國都而懷念家鄉,憂慮饞害怕批評,放眼望去,盡是蕭條的景象,感慨萬分而十分悲傷了。

2、則。就 ——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結論

人之性,心有憂喪則悲,悲則哀,哀斯憤,憤斯怒,怒斯動,動則手足不靜。——《淮南子》

譯文:人的性格,心有憂慮就會喪失悲傷,悲傷,哀,哀斯憤怒,憤怒勃然大怒,對這些行動,動不動就手腳不靜。

〈形〉

1、通“廝”。古時幹粗雜活的奴隸或仆役。引申為卑賤

鄉官部吏,職斯祿薄。——《後漢書·左雄傳》上疏

譯文:鄉官部吏,職此祿薄。

2、白色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詩·小雅·瓠葉》

譯文:白頭野兔正鮮嫩,烤它煨它味道美。

〈助〉

1、表示結構,相當於“之”、“的”

秩秩斯幹,幽幽南山。——《詩·小雅·斯幹》

譯文:秩秩的幹,幽幽南山。

2、用在倒裝賓語和動詞之間,以確指行為的對象,相當於“是”

篤公劉,於京斯依。——《詩·大雅·公劉》

譯文:忠厚我祖好公劉,定都京師立鴻猷。

3、用在形容詞之後,相當於“然”

王赫斯怒,爰整其旅。——《詩·大雅》

譯文:文王對此勃然大怒,整頓軍隊奮勇進剿。

三、乖

〈動〉

1、背離,違背,不和諧

剛柔得適謂之和,反和為乖。——《賈子道術》

譯文:剛柔得當就是和,反和為違背。

2、分離;離別

昔我同袍,今永乖別。——魏· 曹植《朔風》

譯文:過去我們同袍,現在永遠分手。

3、斷絕;隔絕 。

〈形〉

1、不同;差異

人度量之乖舛,何相越之遼迥。——晉· 潘嶽《西征賦》

譯文:人測量的錯誤,為什麽妳越的遼迥。

2、反常;謬誤

衣服滓弊,行止乖角。——《太平廣記·韓愈外甥》引《仙傳拾遺》

譯文:衣服染弊端,行為違背角。

3、不順利;不如意。

4、邪惡;奸滑

煩君自入華陽洞,直割 乖龍左耳來。—— 唐· 韓愈《答張道士寄樹雞》詩

譯文:麻煩妳自己進入華陽洞,直割乖龍左耳來。

5、表現好,順從,聽話

6、靈巧,聰明,伶俐

行者的眼乖。——《西遊記》十五回

譯文:行為人的眼相。

7、〈方〉∶漂亮 。

擴展資料

1、彼此:[bǐ cǐ] :人稱代詞。

2、彼氏:[bǐ shì] :單指男性,是“他”的意思。

3、彼伏:[bǐ fú] :這裏起來,那裏落下。形容接連不斷。

4、彼人:[bǐ rén] :那人。

5、彼己:[bǐ jǐ] :見“彼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