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文言文顯現

文言文顯現

1. 古文中的顯是什麽意思

顯 xiǎn

①<;形>;顯著;明顯。《柳毅傳》:“唯恐道途~晦,不相通達,致負誠托。”

②<;形>;顯貴;顯赫。《五人墓碑記》:“今之高爵~位,壹旦抵罪,或脫身以逃。”

③<;動>;顯現;顯露。《竇娥冤》:“其間才把個屈死的冤魂這竇娥~。”

④<;動>;顯揚。《孫臏減竈》:“孫臏以此名~天下。”

⑤<;形>;榮耀。《五人墓碑記》:“是以蓼洲周公,忠義暴於朝廷,贈謚美~,榮於身後。”

⑥<;形>;舊美稱去世的長輩親屬。如“顯妣”、“顯考”等。

顯學著名的學說或學派。

顯達在官場上有地位有聲望。

2. 文言文經常出現的字解釋

⑴表示疑問語氣,相當於“嗎”、“呢”。例:①天下事有難易乎?②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③將以實籩豆奉祭祀,供賓客乎?④然,胡不己乎?⑤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⑥若毒之乎?⑦君將哀而生之乎?⑧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⑨齊人固盜乎?⑩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11)壯士,能復飲乎?(12)技蓋至此乎?(13)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14)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⑵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嗎”、“呢”。例:①孰為汝多知乎!②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③人取之,未嘗有言而獨不足子所乎?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⑤求劍若此,不亦惑乎?⑥而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在國乎?

⑦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⑧至廢孟子而不立,非導源於小儒乎?⑨非仁木乎?⑩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觚乎?

⑶形容詞詞尾,有時相當於“地”。例:①今夫佩虎符、坐臯比者,乎幹城之具也。②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③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余地矣。④忽乎吾將行兮。

⑷表示測度語氣,相當於“吧”。例:①日食飲得無衰乎?②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③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④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

⑸同“於”。例:①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②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後矣。③吾嘗疑乎是。(乎:對。)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⑤頹然乎其間。⑥先王之法,經乎上世而來者也。⑦良劍期乎斷,不期乎莫鋣。(乎:引進動作的對象。)⑧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⑨亦無怪乎其私之也。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乎:對。)(11)子言未發而哀樂具乎其前。(12)蓋進乎技矣。(13)王變乎色曰。(14)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15)依乎天理,批大 ,導大 。(16)以吾壹日長乎爾。(乎:比。)(17)攝乎大國之間。(18)異乎三子者之撰。(19)浴乎沂。(20)幽獨處乎山中。

⑹表示感嘆語氣,相當於“啊”、“呀”。例:①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②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③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⑺表示商量語氣,相當於“嗎”,“吧”。例:①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②無以,則王乎?

⑻用在句中,表示停頓語氣。例:於是乎書

3. 為什麽中國會出現文言文

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壹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而絲綢價格昂貴、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有限,為能在“壹卷”竹簡上記下更多事情,就將不重要的字刪掉。後來當“紙”大規模使用時,統治階級的來往“公文”使用習慣已經定型,會用“文言文”已經演變成讀書識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對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征是以文字為基礎來寫作,註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現代書籍中的文言文,為了便於閱讀理解,壹般都會對其標註標點符號。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歷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為壹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兩漢辭賦、史傳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屬於文言文的範圍。也就是說,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是現代漢語的源頭。

第壹個“文”字,是美好的意思。“言”字,是寫、表述、記載等的意思。“文言”兩字,即書面語言,是相對於“口頭語言”而言,在中國古代長期占據統治地位。五四運動以後,白話文才取得正式書面語的資格。 最後壹個“文”字,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種。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語言文章”也叫做語體文。而“白話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比如像說,“妳吃飯了嗎?”。

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壹件事,用“口頭語言”(口語)、“書面語言”(書面語)來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面語言進行表述,卻是“飯否?”。“飯否”就是文言文,這裏,“飯”名詞作動詞用,意思為吃飯。

中國在1818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書面語言寫成的。現當代我們壹般將“古文”稱為“文言文”。

在中華數千年歷史中,語言的口語變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卻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讓不同語言使用者“筆談”,是壹種具有固定格式、卻不會非常困難的溝通方法。

4. 文言文中常出現的字及意思

15種虛詞的用法: 壹、之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壹)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

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例如: 作《師說》以貽之。

(《師說》,代人,作賓語。) 輮使之然也。

(《勸學》,代物,作兼語。)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師說》,代事理,作賓語。) (二)指示代詞,表近指。

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如: 均之二策。

(《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壹)結構助詞,定語的標誌。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

如: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二)結構助詞,補語的標誌。

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如: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遊褒禪山記》) (三)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

如: 宋何罪之有?(《公輸》,即"宋有何罪") (四)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壹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

譯時也可省去。如: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師說》) 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

(《捕蛇者說》)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五)音節助詞。

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如: 頃之,煙炎張天。

(《赤壁之戰》)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毛遂自薦》) 二、其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壹)第三人稱代詞。

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詞之前,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例如: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第三人稱代詞。壹般代人,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整個主謂短語,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修飾語)應譯為"他""它"不能加"的"。

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其破壁"作賓語。)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其聞道"作主語。)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賓語。)

(三)活用為第壹人稱。可用作定語或小主語,視句意譯為"我的"或"我(自己)"。

如: 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遊褒禪山記》) (四)指示代詞,表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裏"。

如: 則或咎其欲出者。(《遊褒禪山記》) 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

(《赤壁之戰》) (五)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如: 於亂石間擇其壹二扣之。

(《石鐘山記》) 2.用作副詞。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測度、反詰、婉商、期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視情況可譯為"大概""難道""還是""可要"等,或省去。

例如: 其皆出於此乎?(《師說》表測度。) 其孰能譏之乎?(《遊褒禪山記》表反詰。)

汝其勿悲!(《與妻書》表婉商。) 爾其無忘乃父之誌!(《伶官傳序》表期望。)

3.用作連詞。作連詞用時,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設,可譯為"如果";或表選擇,可譯為"還是"。

例如: 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故哉?(《送東陽馬生序》表假設。) 三、而 1.用作連詞。

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系。 (壹)表示並列關系。

壹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

(《勸學》) (二)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如: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三)表示承接關系。

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如: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

(《石鐘山記》) (四)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五)表示假設關系。

可譯為"如果""假如"。如: 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

(《馮婉貞》) (六)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可不譯。

如: 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 2.用作代詞。

只用作第二人稱,壹般作定語,譯為"妳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妳"。例如: 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

(《記王忠肅公翺事》) 3.復音虛詞"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例如: 壹人、壹桌、壹椅、壹扇、壹撫尺而已。

(《口技》)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四、則 1.用作連詞,可表示多種關系。

(壹)表示承接關系。壹般用來連接兩個分句或緊縮復句中的前後兩層意思,表示兩件事情在時間上、事理上的緊密聯系。

可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是"。例如: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

"則與鬥卮酒。(《鴻門宴》)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勸學》) 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石。

5. 初中語文文言文“於”字意思最好是初中文言文所出現的”於“要有

初中語文文言文“於”字意思壹、介詞 “於”與名詞、代詞或名詞性詞組結合起來組成介賓結構,在句中充當狀語或補語. 1.引進與動作行為有關的處所. ⑴表示動作行為在何處發生、出現或進行. A.“於”所在的介賓結構用於動詞或謂語之後,作補語.可譯為“在”,或仍作“於”. 例:身直為閨合之臣,寧得自引深藏於巖穴邪(《報任安書》) B.“於”所在的介賓結構用於動詞或謂語之前,作狀語.可譯為“在”. 例:韓遂等起涼州,復為中郎將,西拒遂.於望垣硤北,為羌、胡數萬人所圍,糧食乏絕(《三國誌·魏書·呂布傳》) ⑵引進行為動作的起始處所或來源.“於”所在的介賓結構用於動詞或謂語之後,作補語.可譯為“從”“由”“自”等. 例:公子自度終不能得之於王,計不獨生而令趙亡(《信陵君竊符救趙》) ⑶引進動作行為到達的處所.“於”所在的介賓結構用於動詞或謂語之後,作補語.可譯為“至”“到”等. 例: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於魏,讓魏公子曰(《信陵君竊符救趙》) 2.引進與動作行為有關的時間. ⑴表示動作行為在何時發生或出現.“於”所在的介賓結構既可出現在動詞謂語前作狀語,也可出現在動詞謂語後作補語.可譯為“在”. 例: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於鮮也(《報任安書》) ⑵表示動作行為延續或終止的時間.“於”所在的介賓結構常用在動詞謂語之後,作補語.可譯為“到……時”“至”,或仍作“於”. 例:夫人不能早自裁繩墨之外,以稍陵遲,至於鞭箠之間,乃欲引節,斯不亦遠乎(《報任安書》) 3.引進動作行為的內容.“於”所在的介賓結構位於動詞謂語之後,作補語.可譯為“以”“把”等. 例:今予其敷心腹賢腸,歷告爾百姓於朕誌(《尚書·盤庚下》) 4.引進動作行為直接涉及的對象.“於”所在的介賓結構常用在動詞之後,作補語.不必譯出. 例: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於接物,推賢進士為務(《報任安書》) 5.引進與動作行為有關的對象,表示動作行為向誰而發.“於”所在的介賓結構位於動詞或謂語之後,作補語.可譯為“向”. 例:公子姊為趙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數遺魏王及公子書,請救於魏(《信陵君竊符救趙》) 6.引進交付、傳遞的接受者.“於”所在的介賓結構位於動詞謂語之後,作補語.可譯為“給”,或仍作“於”. 例:景公有愛女,請嫁於晏子(《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7.引進與動作行為有關的人或事物,表示人、事物與行為動作之間的對待關系. ⑴“於”所在的介賓結構位於動詞謂語之後,作補語.可譯為“對”“對於”. 例:今雖欲自雕琢,曼辭以自飾,無益於俗,不信,適足取辱耳(《報任安書》) ⑵“於”所在的介賓結構位於動詞謂語之前,作狀語.可譯為“對”“對於”. 例:灃州人張居士,於禪學有所得,臨終之歲,禪坐靜室,約其徒滿百日乃開(《續夷堅誌·張居士》) 8.引進與甲方動作行為有關的乙方,表示動作行為是甲、乙雙方***同完成或進行的,並表示在動作行為過程中甲方起主導作用,是主動者.“於”所在的介賓結構位於動詞之後,作補語.可譯為“跟”“同”“與”等. 例:六年春,齊伐宋,以其不同盟於齊(《史記·齊太公世家》) 9.引進用來比較或比擬的對象.壹般用以說明異同.“於”所在的介賓結構位於謂語之後,作補語.可譯為“跟”“與”等. 例:當此之時,平原君不敢自比於人(《信陵君竊符救趙》) 10.引進比較的對象,表示程度的比較.“於”所在的介賓結構位於形容詞謂語之後,作補語.可譯為“比”. 例:人固有壹死,或重於太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報任安書》) 11.在被動句中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表示被動.“於”所在的介賓結構位於動詞之後,作補語.可譯為“被”. 例: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屈原列傳》) 12.引進動作行為受益的對象,表示動作行為為誰而發.“於”所在的介賓結構位於動詞之前或之後,作狀語或補語.可譯為“為”. 例:群臣不盡力於魯君者,非不能事君也(《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按:群臣不為魯君盡力. 編輯本段二、連詞 連接詞或詞組,表示並列關系.《尚書》中用得較多.可譯為“和”“與”等. 例:告汝德之說於罰之行(《尚書·康誥》) 按:告訴妳施與恩德的說法和施行懲罰的道理. 編輯本段三、助詞 1.用於句中,標誌賓語前置. 例:四國於蕃,四方於宣(《詩經·大雅·崧高》) 按:蕃,捍禦;宣,教化.捍禦四國,教化四方. 2.用於句中,位於動詞之前,主語之後,有時在表時間的詞語或狀語之後.使語句和諧,並有加強詠嘆意味的作用. 例: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詩經·秦風·無衣》) 3.用於句首,有時並列用於動詞前. 例:於疆於理,至於南海(《詩經·大雅·崧高》) 編輯本段四、語氣詞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語氣.可譯為“嗎”等. 例:昭王曰:然則先生聖於?(《呂氏春秋·審應》) 編輯本段五、動詞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氣出受阻而仍越過.本義:超過) (2) 往;去 [go] 之子於歸,宜其室家.——《詩·周南·桃夭》.毛傳:“於,往也.” 予惟以爾庶邦於伐殷,逋播臣.——《書·大誥》 (3) 取 [take] 晝爾於茅,宵爾索陶。

6. 文言文是什麽時候出現的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壹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

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而絲綢價格昂貴、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有限,為能在“壹卷”竹簡上記下更多事情,就需將不重要的字刪掉。後來當“紙”大規模使用時,統治階級的來往“公文”使用習慣已經定型,會用“文言文”已經演變成讀書識字的象征。

文言文是相對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征是以文字為基礎來寫作,註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標點,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

7. 文言文中出現的幾個成語

1、文言文 毛遂自薦中出現的2個成語及它在今天的用法 2、文言文 狐假虎威中的寓言故事,後人概括出壹個什麽成語?意思是什麽? 3、文言文 枯魚之肆這個故事中,留給我們的壹個成語是什麽?比喻? 4、文言文 老馬識途中出現的成語是什麽?比喻? 5、文言文 諸葛亮受遺照中,人們歷來稱贊諸葛亮的成語是什麽? 知道多少就說多少!!!1“毛遂自薦”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原文如下: 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

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於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

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余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

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壹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

平原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於此矣?”毛遂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

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

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平原君竟與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廢也。

毛遂比至楚,與十九人論議,十九人皆服。平原君與楚合從,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決。

十九人謂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劍歷階而上,謂平原君曰:“從之利害,兩言而決耳。

今日出而言從,日中不決,何也?”楚王謂平原君曰:“客何為者也?”平原君曰:“是勝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與而君言,汝何為者也!”毛遂按劍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國之眾也。

今十步之內,王不得恃楚國之眾也,王之命縣於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聞湯以七十裏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裏之壤而臣諸侯,豈其士卒眾多哉,誠能據其勢而奮其威。

今楚地方五千裏,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以楚之強,天下弗能當。

白起,小豎子耳,率數萬之眾,興師以與楚戰,壹戰而舉鄢郢,再戰而燒夷陵,三戰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而王弗知惡焉。

合從者為楚,非為趙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誠若先生之言,謹奉社稷而以從。”

毛遂曰:“從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謂楚王之左右曰:“取雞狗馬之血來。”

毛遂奉銅盤而跪進之楚王曰:“王當歃血而定從,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從於殿上。

毛遂左手持盤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與歃此血於堂下。公等錄錄,所謂因人成事者也。”

平原君已定從而歸,歸至於趙,曰:“勝不敢復相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

毛先生壹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

勝不敢復相士。”遂以為上客.1毛遂自薦 máo suí zì jiàn 〖解釋〗毛遂自我推薦。

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出處〗《史記·平原君列傳》記載:秦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平原君去楚國求救,門下食客毛遂自動請求壹同前去。

到了楚國,毛遂挺身而出,陳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趙國。 〖示例〗我作~,居然被校長核準了。

這樣才勉強捱過難關。 鄒韜奮《經歷·深摯的友誼》 1雞鳴狗盜 jī míng gǒu dào 〖解釋〗鳴:叫;盜:偷東西。

指微不足道的本領。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

〖出處〗《史記·孟嘗君列傳》載:齊孟嘗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壹食客裝狗鉆入秦營偷出狐白裘獻給昭王妾以說情放孟。孟逃至函谷關時昭王又令追捕。

另壹食客裝雞叫引眾雞齊鳴騙開城門,孟得以逃回齊。 〖示例〗報仇的這樁事,是樁光明磊落,見得天地鬼神的事,何須這等~,遮遮掩掩。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七回 2狐假虎威 hú jiǎ hǔ wēi 〖解釋〗假:借。狐貍假借老虎的威勢。

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出處〗《戰國策·楚策壹》:“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

……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示例〗果然府中來借,怎好不借?只怕被別人~的誆的去,這個卻保不得他。 明·淩蒙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 3枯魚之肆 kū yú zhī sì 〖解釋〗枯魚:幹魚;肆:店鋪。

賣幹魚的店鋪。比喻無法挽救的絕境。

〖出處〗《莊子·外物》:“吾得鬥升之水然活耳,君乃此言,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矣。” 〖示例〗使遇他鬼,則縱情冶蕩,不出半載,索君於~矣。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四》 4老馬識途 lǎo mǎ shí tú 〖解釋〗老馬認識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出處〗《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朋從於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示例〗~添病骨,窮猿投樹擇深枝。 清·黃仲則《立秋後二日》 5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jū gōng jìn cuì,sǐ ér hòu yǐ 〖解釋〗鞠躬:彎著身子,表示恭敬、謹慎;盡瘁:竭盡勞苦;已:停止。

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到死為止。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臣鞠躬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