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介紹:這本書也是北外老師編寫、外研社出版的,是上個世紀給英語專業學生使用的教材。聯系到當時貌似俄語才是從小學習的大語種,英語地位大致是如今的法語德語,不由得感慨當時的老師們在搜集材料和編排設計上應該是廢了好大壹番功夫的。
這套教材壹***三冊,分教師用書和學生用書。學生用書就像試卷,只有生詞和題目,聽力文本、答案和講解要查閱教師用書,所以應該是壹***六本,每本都很厚,有兩三百頁。我當時是從學校圖書館借閱的,每天拎著它和字典,感覺自己比高三還累。
優點:
1.難度分級。1-3冊難度依次上升,第壹冊的前八節(?我記不清了)是入門階段,然後逐步進階,大約第壹冊聽完就可以去考四六級和雅思6,當時學校有自己編寫的教材,所以我在考專四前完成了第二冊,感覺專四聽力沒有拉分,大三去考雅思就有7.5。
2.原汁原味,口音多樣。聽力材料大部分取自英國廣播電視節目的真實語料,這很重要,不多言。特點是除了標準語音之外,好像是在第三冊,還選取了各種常見帶口音的英語:美國西部和南部、印度、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等等。這個貌似當前也是獨壹份吧,如果學口譯的話,壹定要挑戰壹下。
3.題型豐富。除了常見的單項選擇,編者還設計了填空、劃線、對錯、問答、總結等等多種形式,基本上不把人折磨到形銷骨立不算完。四六級的聽句子填空、專八mini-lecture、雅思。口譯,基本上所有考試形式都能找到對應練習。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缺點:
1.英音為主。北外和外研社傳統嘛。在吉桑時代背景原因,不多說。給小夥伴們推薦的美音資源是:Step by Step 1-4冊,因為我只聽過第壹冊不到壹半,就不裝內行瞎寫了。
2.文學和專有名詞多。教材初衷是給英語專業使用的,文學、英美概況等本身就是英語專業要學習的內容,可能會由於背景信息不足造成理解困難,但同時也啟示我們,學英語的時候要相互關聯,讓內容重復出現,加深印象。
3.材料偏老。上個世紀經久不衰的教材,當時已經算是很新了。記得當時聽了壹篇科技主題的材料,討論的是互聯網的方興未艾(!)會給人們生活帶來哪些影響。
使用方法:
1.聽、做題、反復聽。對於提高英語聽力,最慢的辦法就是最快的。印象最深的是第壹冊入門階段的壹篇數字聽力,5和8的讀音簡直懷疑人生,但也領悟到了語音連讀在做聽力時候的用處。
2.合理舍棄。前面提到難度分級,其實感覺在第二冊和第三冊之間突然就有很大的難度跨越。時間也越來越長,壹道聽力材料有30分鐘長。再加上口音混入,所以如果為了備考雅思、四六級等標準化考試,就不用做第二冊後半及之後的內容了。
3.配合教新材料。雖然聽力核心能力的練習都是壹樣的,和材料無關。但是吐過備考雅思等,聽壹些新事物的話題是有必要,也可以作為輸入補充生詞和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