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刻畫了壹個反對舊文化、維護舊道德的假道學家形象。小說通過四銘見孝女、買肥皂的事件,以及由肥皂掀起的家庭風波,集中揭露了封建復古派政治上的極端反動、道德上的極端墮落。
戳穿了他們關心世道人心、國家命運的畫皮,把封建復古派的反動本質和骯臟靈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這夥醜類於“麒麟皮下露出馬腳”。
四銘在大街上看到兩個女乞丐,壹個十八九歲的姑娘和個六七十歲的白女瞎眼的老婦。這老婦便是那姑娘的祖母。人們都說那姑娘是個孝女。討得壹點東西都獻給祖母吃,寧肯自己餓肚子。四銘看了好半天,沒有什麽人肯布施。他有點憤憤然,但他自已卻壹錢也不給,只是呆看著那姑娘。
四銘發現有兩個光棍對著那要飯的姑娘說:“阿發,妳不要看這貨色臟,妳要去買兩塊肥皂來,咯支咯支遍身洗壹洗,好得很呢!”四銘覺得有點不平,而自己卻不知不覺地走進商店買肥皂去了。
四銘挑了壹塊綠色肥皂,卻堅持要打開來看看貨色才肯付錢,夥計不依。旁邊的幾個學生看著四銘嘲笑似的說:“惡毒婦”(old fool)。這是鬼子話,四銘不懂,但知道是罵自己的。
舊到家裏,四銘把綠色肥皂交給了自己的太太,對她說,以後妳就用這個。四銘又把自己在街上的見聞告訴了妻子,之叫兒子在洋字典裏查壹查“惡毒婦”的意思。
兒子查不到。四銘便罵,我白花錢送妳進學堂,連“惡毒婦”也不懂。接著又慷慨陳辭,罵了起來:現在的學生真是不成樣,什麽解放咧、自由咧,沒有實學,只會胡鬧,什麽學堂,簡直應該統統關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