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教育家弗蘭西斯·培根說過:“壹切知識都只不過是記憶”,可見記憶在學習中的重要性。記憶在不同的學科有不同概念,在心理學、信息加工學都有其不同的概念,而在記憶術中,記憶的概念就是聯結,或是聯想,它包括兩個層面的意思,壹是通過熟悉的知識來記憶新的知識,這是以熟記新,二是在新的知識之間相互進行聯結和掛勾,使知識相互串聯起來形成壹個有意義的系統的知識點,而不是枯燥、單壹地去死記硬背。
在研究記憶術中領悟各種各樣的記憶方法,比如: 連鎖法、故事法、定位法等等,基本上都是充分調用左右腦進行全腦記憶,將枯燥的知識變成壹幅幅鮮明的圖畫,當聯想速度達到壹定水平時,就像在大腦中看電影壹樣,而其中定位法可謂是最強大的了,倒背如流牛津字典,道德經都是它的功勞,做到了讓常人看起來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在實踐中我研究過中學階段的課程裏,有五門功課最主要都是死記硬背,如果將這五門功課用記憶術分解,再用上自己最適合的方法去將其融入其中,就完全可以輕松地記下來,要想達到這樣的效果,還得要經過常規的學習外還要經常鞏固訓練。只有經常鞏固了解妳常用記憶方法的精髓從中才能領悟到各種不同的技巧,可以讓妳壹法多用,融會貫通、不斷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在運用記憶術的過程,壹切都在進行創造,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非常輕松有趣,所以要活學活用,甚至可以創造出很多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來達到最理想的結果,那樣達到的效果就是事半功倍了。
在平時記憶英語單詞的過程中我也領悟到壹些方法,比如以下這三個單詞:glove n。手套, wheat n。小麥,taste vt。品嘗,我們可以隨意用眼前最熟悉的英語老師做為壹個外定位系統,頭發、耳朵、嘴巴,然後將這三個單詞與這三個定位系統進行聯結或者掛勾就可以了,想象老師頭上有壹幅手套,耳朵裏塞了很多小麥,嘴巴在品嘗著美味的食品。其實班上的每壹位同學,身邊的每壹個事物都可以成為記憶的基礎,只要養成了好習慣,壹天記憶100、500、1000個英語單詞並不是難事。還有政治、歷史、生物、地理等可以通過思維導圖抓住主要脈絡,壹級級分枝,在小分枝時還是可以與定位法進行聯結。
人為什麽容易遺忘?通過閱讀相關的資料,我了解到人的遺忘主要是由於信息的幹擾,過多的信息存儲在大腦裏,但我們想要提取出想要的知識時,大腦不斷的搜索,因為信息互相幹擾,導致速度很慢,我們通常在考試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看到考試題目好像非常熟悉,可就是想不起來答案是什麽?可當考試結束走出教室,馬上就想起該題的答案了,如果能將我們學習的各科知識能夠在大腦內進行分門別類的放好,構建出壹套屬於自己的大腦記憶圖書館,那提取知識的速度就要高效很多了,這都需要用到強大的定位功能,我認為只要妳願意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進行科學有效地復習:復習是記憶之母,根據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進行科學的復習,不要妄想掌握了記憶術後只看壹遍就記住再也不需要復習了,用記憶術進行復習時,可以只在腦海中回想壹遍圖像就可以了,關鍵是註意在“遺忘臨界點”進行復習。
為什麽世界上後天形成的記憶高手都會從數字入手進行訓練呢?因為數字是最枯燥無味的,而又是能夠最快速體現記憶效果的,它可以讓妳在短時期內充分找回記憶的信心,也迅速提高了個人的聯想和成像的能力,當這種能力迅速提升時,記憶其它學科知識時速度自然就提上來了,所以在在記憶初期,建議初學者多做壹下基本功的訓練,造就壹套記憶的基礎,通過這套基礎的鞏固、熟悉、從實踐運用中創造出無窮大的力量。
本文由引領右腦潛能開發連鎖機構整理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