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李《茅嶺柳浪秋風客》詩中“秋風客”的典故有哪些

李《茅嶺柳浪秋風客》詩中“秋風客”的典故有哪些

壹、秋風客指劉徹皇帝。茂陵是西漢皇帝劉徹的陵墓。漢武帝曾作《秋風詩》曰:“秋風起,草木黃落,雁過南歸。妳有美麗的蘭花,美麗的菊花,和美麗的女人。妳不能忘記它。泛築船助汾河,橫流浪。笛子鼓聲歡唱,悲歡離合。妳什麽時候會年輕?”故稱“秋風客”。

二、解讀:

漢武帝劉徹的陵墓是茂陵。在陜西興平市,梁武帝在世時曾寫過《秋風》。所以在詩中,他說“茂陵劉郎秋風”指的就是梁武帝。

漢朝丁原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荀興到汾陽(山西萬榮縣北),聽說汾水旁邊有火,就在那裏立了壹座後土廟,供奉土地公。“顧景,忽於中流,與群臣宴飲,自作秋風詩。”

白雲飛秋風起,草木黃,大雁南歸。

妳有美麗的蘭花,美麗的菊花,和美麗的女人。妳不能忘記它。

泛築船助汾河,橫流浪。

笛子鼓聲歡唱,悲歡離合。

妳什麽時候會年輕?

三、簡介:

劉徹(公元前156年7月14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漢第七任皇帝,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

漢武帝16歲即位。為了鞏固皇權,中央政府設立了中朝。為了加強對王公和地方高官的監督,在當地設置了13個府尹,讓600石壹級的刺史巡察在2000石壹級鎮守郡國。啟動考察制度,選拔人才。采納朱的建議,頒布升官法令,解決王國的權力,把鹽、鐵、鑄幣歸還中央。文化上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結束了先秦以來“師夷長技,議人不同法”的局面,以儒學為治國思想由此開始。漢武帝在位期間,國威遠播,東吞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討大宛,北擊匈奴,奠定了漢朝的基本範圍,開創了漢武的盛世局面。此外,開辟了絲綢之路,設置了輪臺、曲禮開荒等創舉,並任命了校尉,設立了爵位,頒布了太初歷,晉升國子監,影響深遠。

漢武帝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他的統治後期卻窮兵黷武,造成了巫術的災難,從而留下了負面的評價。鄭和四年(公元前89年),漢武帝自刎。元朝第二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在左霧宮駕崩,享年70歲。謚號孝武帝,廟號世宗,葬於茂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