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短篇小說中,作家看待世界的眼神仍然是同情卻又毫不留情的。她壹如既往地將作品題材根植於深厚的現實土壤中,使壹個看似尋常的愛情故事具備了深刻的社會現實意義。更值得稱道的是作品結構技巧的完美。其中之壹是“雙關語”的運用。 在這個不足五千字的短篇裏,作者大量地運用了“雙關語”。所謂“語帶雙關”,指在壹定的語言環境中,利用詞的多義和同音的條件,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辭方式。本文下面就這壹點做出具體的分析。
小說的題目是“羅馬熱病”(Roman Fever),題目本身就帶有“雙關”的含義。“熱”(fever)在字典中可以查到這兩層意思:其壹,指因生病引起的高體溫。故而泛指“疾病”;其二,指“狂熱”,指高漲的熱情和癲狂興奮的狀態。所以,以“fever”作題,作者賦予了小說兩層主題:從表面來看,作者講了壹個並不復雜的、涉及三人的愛情故事,講述了關於友誼、愛情、背叛等似乎是司空見慣的人類情感的主題,所謂的“羅馬熱病”所引發的誤會只是其中的主人公在年少輕狂時演繹的壹個小插曲而已。實際上,作者壹針見血地指出,人類本質中對“激情”(passion)的攫取與貪婪是壹種癲狂的、不正常的病態。“羅馬熱病”是“激情之病”,是“嫉妒之病”,是導致古往今來人與人之間互相殘殺的“文明之病”和“災難之病”。整個故事發生的場景設在“古羅馬廣場”的廢墟之上。作者借景抒懷,反復地提及兩位女主人公腳下的“壯美的激情之殘骸”(the great accumulated wreckage of passion and splendor),無非是想提醒讀者,在這片古羅馬角鬥士互相殘殺的廢墟上,兩個上層社會的婦女正在延續著人類歷史上自古就有的互相殘殺的傳統。二十五年來,這兩個曾是閨中密友的美國上流社會的淑媛用她們各自的身體、她們的丈夫、她們的女兒作武器彼此爭鬥著,試圖殺死對方,達到獨自霸占“激情”的目的。她們,難道不是“羅馬熱病”的患者嗎?她們所處的這個社會,難道不是充斥著暴力和冷酷、充斥著妄想病患者的文明廢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