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筆畫數:13;《零》字筆順:橫、點、橫撇/橫鉤、豎、點、點、點、點、撇、捺、點、橫撇/橫鉤、點。
零的本義是零星的雨,由本義引申為雨、霜、露等降落。又由降落引申為落涕、淚,如:感激涕零。又由雨、霜、露等降落引申為雕落、雕零等。由本義又引申為零碎不整的。“零”又有數字義,指數的空位。“零”的數詞義是近代產生的,古代漢語並沒有這個含義。
康熙字典:
戌集中雨部零;康熙筆畫:13;部外筆畫:5
古文:?
《唐韻》《集韻》《韻會》並郎丁切,音靈。《說文》:餘雨也。從雨令聲。
又《玉篇》:徐雨也。
又《廣韻》:落也。《詩·_風》:靈雨_零。傳:零,落也。又《字匯》:畸零,凡數之零餘也。
又《後漢·高句驪傳》:好祠鬼神,社稷零星。註:風俗通曰:辰之神為零星。
又水名。《前漢·匈奴傳》:零吾水上。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通零關道。註:徐廣曰:越_有零關縣。
又《前漢·地理誌》:武陵郡零陽,零陵郡零陵。
又《韻會》:丁零,亦地名。通作靈令。
又姓。《正字通》:明成化舉人零混。
又與苓通。《莊子·徐無鬼》:豕零也。註:進學解所謂_苓也。
又《廣韻》落賢切。《集韻》《韻會》《正韻》靈年切,_音蓮。《廣韻》:先零,西羌也。《前漢·趙充國傳》:先零豪言,願時渡湟水北。註:零,音憐。
又《廣韻》《集韻》__定切,音令。《廣韻》:零落。《集韻》或作?。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