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古今異義詞。1、嘗貽余核舟壹。中的嘗,古義: 今義:

古今異義詞。1、嘗貽余核舟壹。中的嘗,古義: 今義:

(形聲。繁體從旨,從尚,尚亦聲。“旨”指滋味美;“尚”意為“攤平、展開”。“尚”與“旨”聯合起來表示“伸平舌頭以接納食物”。本義:伸平舌頭接納食物。引申義:辨別食物滋味,品評食物質量)?

同本義 [taste;try the flavour of]

天子乃以雛嘗黍。——《?禮記·月令》

臣先嘗之。——《禮記·曲禮》

不敢嘗。——《論語》

百鬼迪嘗。——《漢書·禮樂誌》

嘗其旨否。——《詩·小雅·?甫田》

又如:嘗酒;嘗食(試辨食物的味道);嘗酎(祭祀的時候,嘗壹嘗新酒的滋味)

嘗試 [try]

嘗,試也。——《小爾雅》

諸侯方睦於晉,臣請嘗人,若何?——《左傳·襄公十八年》

又如:嘗巧(試驗其技巧);嘗湯戲(正戲前加演的短戲)

經歷 [experience]

險阻艱難,備嘗之矣。——《左傳·僖公十八年》

又如:備嘗艱苦;嘗到了公職的甜頭

但是在文言文中,有以下意思:

①<動>吃;品嘗。《察今》:“嘗壹脟肉,而知壹鑊之味,壹鼎之調。”

②<動>嘗試。《齊桓晉文之事》:“我雖不敏,請嘗試之。”

③<動>經歷;遇到。《庖丁解牛》:“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④<副>曾;曾經。《勸學》:“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詞組有:

嘗敵試探敵人的強弱。《宋史·蘇洵傳》:“故古之賢將,能以兵嘗,而又以敵自嘗,故去就可以決。”

嘗鼎壹臠嘗其壹二,可知其餘。語出《呂氏春秋·察今》:“嘗壹脟肉,而知壹鑊之味,壹鼎之調。”(脟:同“臠”。)

嘗新嘗食新收獲的五谷。

補充:

來自康熙字典

醜集上口字部嘗 ·康熙筆畫:0 ·部外筆畫:0《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131108;音常。《說文》口味之也。從旨,尙聲。《詩·小雅》嘗其旨否。《前漢·郊祀誌》百鬼迪嘗。《註》師古曰:嘗謂歆饗也。 又《廣韻》試也。《戰國策》疑則少嘗之。《史記·越世家》請試嘗之。又《張耳&#167664;餘傳》先嘗?秦軍。 又《廣韻》曾也。《論語》嘗從事於斯矣。 又《玉篇》祭也。《爾雅·釋天》秋祭曰嘗。《註》嘗新谷。《詩·小雅》禴祠烝嘗。 又《廣韻》姓也。《風俗通》?孟嘗君之後。《玉篇》同甞。《集韻》或作&#165972;。

來自說文解字

卷五旨部嘗口味之也。從旨尚聲。市羊切 文二 重壹?

口味之也。引伸凡經過者為嘗。未經過為未嘗。從旨。尙聲。市羊切。十部。

問題中的“嘗貽余核舟壹”出自於《核舟記,意思是“他曾經送給我壹個用桃核雕成的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