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的縮寫,意為開放式系統互聯。在OSI出現之前,計算機網絡中存在眾多的體系結構,其中以IBM公司的SNA(系統網絡體系結構)和DEC公司的DNA(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數字網絡體系結構最為著名。為了解決不同體系結構的網絡的互聯問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註意不要與OSI搞混))於1981年制定了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這個模型把網絡通信的工作分為7層,它們由低到高分別是物理層(Physical Layer),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網絡層(Network Layer),傳輸層(Transport Layer),會話層(Session Layer),表示層(Presen tation Layer)和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第壹層到第三層屬於OSI參考模型的低三層,負責創建網絡通信連接的鏈路;第四層到第七層為OSI參考模型的高四層,具體負責端到端的數據通信。每層完成壹定的功能,每層都直接為其上層提供服務,並且所有層次都互相支持,而網絡通信則可以自上而下(在發送端)或者自下而上(在接收端)雙向進行。當然並不是每壹通信都需要經過OSI的全部七層,有的甚至只需要雙方對應的某壹層即可。物理接口之間的轉接,以及中繼器與中繼器之間的連接就只需在物理層中進行即可;而路由器與路由器之間的連接則只需經過網絡層以下的三層即可。總的來說,雙方的通信是在對等層次上進行的,不能在不對稱層次上進行通信。
OSI參考模型的各個層次的劃分遵循下列原則:
1、同壹層中的各網絡節點都有相同的層次結構,具有同樣的功能。
2、同壹節點內相鄰層之間通過接口(可以是邏輯接口)進行通信。
3、七層結構中的每壹層使用下壹層提供的服務,並且向其上層提供服務。
4、不同節點的同等層按照協議實現對等層之間的通信。
而ISO是遊戲鏡像~~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