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木棉簡介

木棉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木棉的別名5來源與產地6性味7功能主治8木棉的用法與用量9化學成分10木棉的藥理作用11木棉花藥典標準11.1名稱1.2來源11.3性格654386性味與歸經11.7功能與主治11.8用法與用量11.9貯藏110產地12藏醫藥部標準65438+ 5438+0拼音名稱12.2英文名128+02.9用法用量12.10儲存12.11註13參考附件:1處方使用中藥木棉2中成藥使用中藥木棉3木棉1拼音mù miá n古籍。

2英文參考木棉[朗道漢英詞典]

木棉花,絲棉花[湘雅醫學詞典]

3.概述木棉是中藥的名稱,來源於“精草”[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記載了該中藥的藥典標準。該中藥的部頒標準記載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標準》藏藥分冊和衛生部。

4木棉別名攀枝花[1]

5來源和原產地:木棉花(DC。)Merr,壹種木棉植物。所在地:廣東、廣西等地。[1]

6性愛甜爽【1】。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止血。治療腸炎、腹瀉、菌痢、肺結核、咯血、血崩、痔瘡出血。[1]

8木棉的用法用量:6 ~ 9g [1]。

9化學成分本品含單寧和木棉膠[1]。

10藥理作用本品有壹定的抗腫瘤作用[1]。

11木棉藥典標準11.1木棉。

木棉花

戈桑皮尼·FLOS

11.2來源本品為木棉(DC)的幹花。)木棉科的Merr .春天采摘盛開的花朵,去除雜質,曬幹。

11.3性格本品常縮成壹團。花萼杯狀,厚革質,長2 ~ 4厘米,直徑1.5 ~ 3厘米,頂端3 ~ 5裂片,有鈍圓和彎曲的裂片;外表面為褐色,有縱向皺紋,內表面為短的褐色絨毛。5瓣,卵圓形倒卵形或披針形,長3 ~ 8厘米,寬1.5 ~ 3.5厘米;外表面淺褐色或淺褐色,密被星狀毛,內表面紫褐色,有稀疏的毛。雄蕊多數,基部管狀,最外輪生5束,柱頭5裂。微微的氣息,淡淡的味道,微甜微澀。

11.4鑒別(1)本品粉末為淺棕紅色。星狀非腺毛多,由許多長披針形細胞組成,有4 ~ 14個分支,每個分支為單個細胞,長135 ~ 474微米,細胞腔呈線狀,部分細胞含褐色物質。花粉粒呈三角形,直徑50~60 μm,表面有網狀結構,有3個萌發孔。

(2)取本品粉末2g,加25ml乙酸乙酯,浸泡2小時,超聲65438±05分鐘,過濾,濾液濃縮至幹,加65438±0ml甲醇溶解殘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木棉對照藥材2g,用同樣方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附錄ⅵ b),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壹矽膠G薄層板上,以二氯甲烷-丙酮-甲酸(20: 4: 0.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幹燥,置紫外燈下(365nm)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用10%硫酸乙醇溶液噴灑,加熱至斑點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1.5的浸出物,按水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X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不得少於15.0%。

11.6性味與歸經甘、淡、涼。入大腸經。

11.7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用於腹瀉,痢疾和痔瘡出血。

11.8用法用量6 ~ 9g。

11.9儲存於通風幹燥處。

11.10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

藏醫藥部頒布的12標準12.1拼音名稱木棉花

12.2英文名FLOS·戈桑皮尼·馬洛巴裏卡

12.3標準編號WS3BC001295

12.4來源本品為木棉(DC)的幹花。)木棉科的Merr .春季采收,去雜曬幹。

Character 12.5本品常縮成壹團。花萼厚,杯狀,3-5裂,裂片鈍圓,外表面棕褐色,有細皺紋,內表面灰黃色,密被有光澤的絹毛。花瓣5枚,橢圓形倒卵形或披針形卵形,長6 ~ 8厘米,寬2.5 ~ 3.5厘米;外表面灰褐色,密被短星狀毛,內表面紫褐色,毛稀疏。雄蕊多數,卷曲。花柱稍厚,稍長於雄蕊。脆脆的。氣微,味淡,微澀。

12.6去除雜質的處理。

12.7味苦寒。

12.8的作用是清肺熱、肝熱、心熱,幫助消化。用於心、肺、膽、肝熱及消化不良。

12.9用法用量3 ~ 6g。

12.10儲存於通風幹燥處。

12.11備註藏藥記載:花瓣可清心熱;花萼能清肺熱,治膽疾;雄蕊可以清肝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