訐的拼音:jié。
詳細釋義:
1、形聲。從言,幹聲。本義:攻擊別人的短處或揭發別人的隱私,同本義。
2、訐,面相斥罪相告訐也。——《說文》
3、惡訐以為直者。——《論語》。皇疏:“謂面發人之隱私也。”
4、所上者,告訐也。——《漢書賈誼傳》
5、又如:訐發(揭發,揭露);訐告(揭發控告);訐奏(揭發上奏);訐調(揭露他人的隱私和短處)。
6、吏民相告訐。——《漢書趙廣漢傳》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居謁切,音揭。《說文》面相斥罪,相告訐也。《玉篇》攻人之隂私也。《廣韻》面斥人以言也。《論語》惡訐以為直者。《前漢外戚傳》訐揚幽昧之過。
例句:
1、君子揚人之善,小人訐人之惡。
2、我接睹接睹會裏過的許多店主皆對應聘者做了壹樣的攻訐。
3、最後,我們不要攻訐別人。
4、厲直剛毅,材在矯正,失在激訐。
5、這當然似乎是今天的匿名攻訐者。
6、我們不要再不停地相互攻訐了。
7、上每因宴集,好使群臣自相嘲訐以為樂。
8、所謂友情,起首是懇切,是攻訐同誌的毛病。
9、訐謀既定,渙汗斯頒,薄海憬然,鹹知上意所在。
10、我由於期末測驗成績欠好,受偕老師的攻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