篾的筆順是撇、橫、點、撇、橫、點、豎、橫折、豎、豎、橫、橫、撇、點、斜鉤、撇、點。
篾字的筆順圖解
***十七畫
篾
1
撇
2
橫
3
點
4
撇
5
橫
6
點
7
豎
8
橫折
9
豎
10
豎
11
橫
12
橫
13
撇
14
點
15
斜鉤
16
撇
17
點
篾字的筆順分布演示圖
篾的拼音為miè,部首為竹,結構為上中下結構,註音為ㄇㄧㄝ_,筆順編號為31431425221134534。
篾字的具體字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基本解釋
(名)竹子劈成的薄片;也泛指葦子或高梁桿上劈下的皮。
二、詳細解釋
名詞(1)(形聲。從竹,蔑省聲。本義:薄竹片,可以編制席子、籃子等)(2)同本義_,竹膚也。從竹,民聲。——《說文》。按,竹外青也,亦謂之筠析者,聲轉謂之篾。》敷重篾席。——《詩·顧命》篾簍挑將水邊貨。(貨:賣)——唐彥謙《蟹》(3)又如:篾巴(竹籬笆);篾索(竹篾編的繩索);篾席(竹篾編的席子);篾絲(竹篾劈的細絲);篾簍(竹編的盛器。多為圓桶形);篾籃(竹籃子);篾籠(竹籠);篾纜(竹篾編制成的繩索)(4)泛指葦子或高粱稈上劈下的皮。如:葦篾兒
三、康熙字典
篾未集上竹部康熙_畫:17畫,部外_畫:11畫《__》《集_》《__》莫_切《正_》_列切,__音蔑。竹皮也。《_·_命》敷重篾席。《_》篾,桃枝竹。《疏》篾,折竹之次_者。《宋_·明帝_》太妃乘_篾_,_相__。《_·__略》蔓也。今蜀及_中亦_竹篾_蔓。又竹名。《_衡·南都_》其竹____篾。《李善_》篾,桃枝也。又小貌。《_子·方言》木_枝_之杪,江淮_楚__之篾。《_》篾,小貌也。
四、辭典解釋
篾的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基本字義篾讀音:miè怎麽讀:名詞竹子剖成的細薄片。《玉篇.竹部》:「篾,竹皮也。」_組詞:「竹篾」。名詞用蘆葦或藤類等的莖劈成的細長薄片。_組詞:「韋篾兒」。《西遊記.第二三回》:「四片黃藤篾,長短八條繩。」形容詞用竹片或蘆葦片等編成的。《書經.顧命》:「牖間南向,敷重篾席。」唐.唐彥謙〈蟹〉詩:「扳罾拖網取賽多,篾簍挑將水邊貨。」篾的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基本字義篾讀音:miè怎麽讀:用竹、藤等剖成的細薄片。_組詞:竹篾
下面介紹下篾字的其他相關知識:
關於篾字的成語有:
肚束三篾、
關於篾字的詩詞有:
《雨篷·黃篾江南舫》、《水調歌頭·故鄉黃篾簟》、《酒_·翠篾初織來》、《韻語·篾帆松艇趁潮生》、《滿庭芳·似篾身材》、《寒夜獨詠·短發攪以篾》、《秋夜聞雨·似篾身材無事瘦》、
關於篾字的組詞有:
竹笆篾、篾簟、篾篁、篾匠、篾纜、篾籃、篾簍、篾籮、_篾、篾如、篾席、篾筍、篾條、篾絲、篾索、篾巴、篾工、篾刀、
關於篾字的書法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