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渲染什麽意思

渲染什麽意思

註音

xuàn r?n

編輯本段概述

詞語 渲染 全拼: xuànrǎn 釋義: (1)國畫的壹種畫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塗抹畫面,以加強藝術效果。(2)比喻誇大的形容:壹件小事情,用不著這麽~。 近義詞: 襯著

中國畫技法

1、中國畫的壹種畫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塗抹畫面,有不同尋常的藝術效果。 渲:是在皴擦處略敷水墨或色彩。 染:是用大面積的濕筆在形象的外圍著色或著墨,烘托畫面形象。 明 楊慎《藝林伐山·浮渲梳頭》:“畫家以墨飾美人鬢發謂之渲染。” 清 龔自珍《題盆中蘭花》詩之四:“ 宣州 紙工渲染薄,畫師黃金何處索?” 馬南邨《燕山夜話·書畫同源壹例》:“有壹些皴法和渲染之處稍變換著使用幹筆和濕筆,而就整幅畫面來說,用墨大部分是半幹半濕的,表現出特別和諧的色調。”

物像襯托

2.指物像間的襯托。 清 杜詔《渡江雲·徐鳴臯過訪雲川閣坐雨》詞:“秋香濕透,渲染就,壹片秋濃。” 茅盾《動搖》

文藝創作表現手法

3.文藝創作的壹種表現手法。對所寫對象作突出的描寫、形容、烘托。 秦牧《藝海拾貝·藝術力量和文筆情趣》:“古代詩人形容大雪紛飛,說是‘戰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形容貼梗海棠的艷麗,說是‘八萬四千天女洗臉罷,齊向此地傾胭脂’。這都壹下子就把平凡的事物渲染得瑰奇起來了。”

事物鋪張

4.指對事物鋪張、誇大。 巴金《春》二壹:“ 王氏便把事情的經過加以渲染,有聲有色地敘述壹遍。”

古文中的渲染

記敘文中,運用渲染這種表現手法,對文章中環境和人物著意描寫、烘托,以加強氣氛,深化主題。 渲染渲染本是壹種國畫技法,壹般是在需要強調的地方濃墨重彩,使畫面形象的某壹方面更為突出。用於藝術創作,就是指正面著意描寫。例如,白樂天《琵琶行》(第二節)極盡筆墨之能事,通過對琵琶聲及其富於變化的演奏的鋪敘渲染,表現了音樂的高妙;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對春江月夜景色的渲染,流露出離愁,表達了對人生短促的感慨和對宇宙人生的探索。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作者突出了剛抽新芽的柳枝,成雙成對的黃鸝,自由自在的白鷺和壹碧如洗的青天,四種鮮明的顏色新鮮而且明麗,構成了絢麗的圖景。色彩的渲染可以傳達出愉快的情感 壹言以蔽之,渲染即對事物進行正面描寫鋪敘,追求筆墨酣暢,痛快淋漓。

編輯本段常用的渲染方法

(1)反復:它用形式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反復出現,以抒發情感,渲染情緒,突出主題,如《周總理,您在哪裏》壹文。 (2)烘托:它借描寫環境或特定的氣氛,表現人物的壹定情緒。魯迅小說《故鄉》開頭對故鄉冬景的描寫,就是這樣,這樣的環境和氣氛,對人物淒楚心理和作品的主題,起著有力的渲染作用。 (3)環境描寫。 (4) 景物描寫: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