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孩子,無論是在家裏還是在幼兒園,都不太喜歡和人分享玩具,也不太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情感。當別人要玩她的玩具的時候,通常會拒絕別人,不管爸爸媽媽怎麽要求,都會拒絕。
他們會霸占好吃的、霸占遙控器,生氣了也不和任何人說。長此以往,會讓孩子會發生社會退縮和心理問題。因為他們沒有在交流和分享中體會到快樂,所以他們會變得特立獨行、會不願意和家人交流。
我們通常意義下的分享,主要指物品的分享和情感的分享。很多孩子都不會物品分享,所以情感的分享就會更弱壹些。
在幼兒階段,懂得分享的孩子,會更好的被同伴的接納和受到同伴的歡迎,他們更容交到好朋友。但不懂得分享的孩子,長時間壹個人玩,不交流,自然會產生心理問題。
因此,我們要讓孩子懂得物品的分享,懂得用語言或行動將自己的情緒展示給別人、分享給別人。
在教育孩子會分享之前,我們需要弄清楚孩子為什麽不喜歡分享?
首先,壹些年齡比較小的孩子,會特別抵觸和別人分享。這是因為他們的心理理論水平比較低,不懂得分享和送給別人之前的區別。
第二,壹般在溺愛的環境中生長的孩子分享的概念會薄弱壹些。因為他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分享兩個字在他們的字典中是不存在的。
第三,表達水平比較差的孩子分享能力也較差,尤其是情感分享方面。
第四,性格內向、孤僻的孩子分享意識也較弱。
針對以上四種情況,我們對孩子進行對癥下藥。
第壹種情況:
1.運用孩子對家長的信賴關系,向孩子承諾:如果玩具分享給小朋友,媽媽保證玩具壹會就會到妳手上的。
2.用交換式分享或輪換式分享引導孩子進行物品的分享。
3.可以用講故事的方法,通過故事的學習,理解分享的含義。
4.當孩子出現分享行為的時候,我們要鼓勵他們
5.在家裏設置壹定的情景,體驗分享的快樂。如邀請小朋友來給孩子過生日,用分享蛋糕、壹起玩等方式,讓孩子體會到分享的樂趣。
第二種情況:
1.取消孩子在家裏的特殊地位,要讓孩子知道,家裏人的待遇都是壹樣的沒有特權。
2.從爸爸媽媽開始,看孩子示範好吃的、好玩的是如何分享給對方的。
3.溺愛的孩子,要從給家人分享開始,慢慢引導孩子進行分享行為。
第三種情況:
孩子表達水平差不代表情感發育差。家長需要引導和給孩子正確示範情感的表達。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在工作中快樂的事情,當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達到壹定水平的時候,自然會成為壹個愛分享情感的孩子。
第四種情況
性格孤僻的孩子大都不喜歡和家長進行情感上的分享。如果說孩子只是因為表達能力不好,而不分享,那我們大可以不必為此擔憂。如果孩子性格孤僻,或者是因為妳的心不在焉等行為導致孩子分享時受挫,那就需要家長重視了。引導這類孩子妳需要這樣做:
首先,我們要蹲下、耐心聆聽孩子訴說情感。
其次,當孩子有新的發明、發現的時候,讓他帶到幼兒園去和小朋友分享,讓他感受到分享的快樂。
第三,要用壹種鼓勵的口吻,讓孩子分享心理話。要提出實質性的語言來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