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應為在古代字要反著念,外國人寫“貓熊”,中國人叫“熊貓”!!!!!!
《咬文嚼字》1999年第6期所載《“貓熊”變“熊貓”》, 介紹20世紀40年代在重慶舉辦的動物標本展覽時, 人們把從左到右的“貓熊”兩字讀成從右到左的“熊貓”, 經過媒體傳播之後, 造成以錯為對的情況, 以迄於今, 雲雲。
這則以錯為對的“故事”, 跟姚德懷先生在《詞庫建設通訊》第13期 (1997年8月)《詞語隨筆》中提到的李玉英《漫談名詞審定工作》所述的完全相同, 姚先生即已提出三點可疑之處, 值得重視。最近, 姚先生又在《詞庫建設通訊》第20期 (1999年7月)《詞語散記》中提到英文版不列顛百科全書“熊貓”條中有“小熊貓有時稱熊貓 (bear cat) 或貓熊 (cat bear)”的情況, 表明英語世界裏也存在同樣的分歧, 這就不是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的問題了。
在這方面, 我特作兩點補充:
(1) 1915年編成、1935年出版的《中華大字典》“熊 胡弓切”之(三):“熊貓, 獸名, 似貓而善升木。”從所附熊貓圖看, 是小熊貓。(見1978年重印本, 第935頁。)
(2) 1938年出版的《辭海》“熊貓”條稱:“怪獸名, 產新疆;……距今六十年前, 為法國科學家比利大衛氏所發現”。(見1980年重印本, 第1849頁。) 這是大熊貓, 盡管產地不確。據《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熊貓”條說“1869年由耶穌會傳教士大維德發現”(見卷8第691頁), 則《辭海》此條草擬於1929年前後。
以上兩項資料反映的時間都在30年代 (實際更早), 足證稱“熊貓”並非40年代所發生的以錯為對的偶然現象。再者,《中華大字典》和《辭海》都是直排的, 絕不致發生差錯。
另外, 對姚先生述及的內容作兩點補充:
(1) 我國古代大熊貓的異名除《詞語散記》所列8種之外, 還有:白豹 (《爾雅》), 猛豹 (《山海經》), 白狐、執夷、白羆 (陸璣《詩疏》)。當然, 這些都是文獻上的說法, 確否尚待考證。
(2) 關於食鐵之獸, 段玉裁《說文解字註?貘》中提到“今四川川東有此獸, 薪采攜鐵飯甑入山, 每為所嚙”, 也許就是 Gee Schaller 所說“大熊貓常到民居……咬壞鍋子以取得食物”的依據。這類推測和發揮, 稱得上是“合理的解釋”; 而“能舐食銅鐵”(《爾雅》郭璞註) 乃至“須臾便數十斤”(《蜀都賦》劉淵林註) 之類則極不合理, 不可信。 □
[430079 武漢市 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
[編者註:1932年商務《動物學大辭典》既無“熊貓”、“貓熊”, 也無 Pa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