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不僅僅是反對暴力戰爭,還有隱蔽的暴力。 涉及到語言時,裏面有太多太多暴力的成分。人與人之間的暴力往往從此開始。
這本《非暴力溝通》,就提出了壹些非常好的解決方法。
非暴力,不是讓我們變得聽話或者順從,而是意味著讓愛、傾聽、理解融入生活。讓尊重、理解、欣賞、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貪婪、憎恨、偏見、懷疑和敵意,來主導生活。 多壹絲成熟冷靜,少壹些急躁沖動。
但是,很多人有著“貼標簽”的習慣。遇到壹件事情,或者看到壹個人,我們可能只觀察到壹些表面信息,但是第壹反應就是給這件事或這個人貼上標簽。這是壹種最方便,最簡潔的方式,但同時也是對事情,對他人最不負責任的壹種方式。
非暴力溝通,指導我們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反應,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願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
我們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這樣,在每壹次互動中,我們都能聆聽自己和他人心靈深處的呼聲。
同時,它還促使我們仔細觀察,發現正影響我們的行為和事件,並提出明確的請求。 當然,非暴力溝通不只是溝通方式,它更是壹種持續不斷的提醒,使我們專註於更可能滿足我們人生追求的方向。
描述事實(觀察)→表達感受→表達需要(產生感受的內因)→提出請求。
非暴力溝通的第壹要素就是“描述事實”。什麽叫事實:字典的定義是“指事情的真實情況,包括事物、事件、事態,即客觀存在的壹切物體與現象”。我們可以提取兩個關鍵詞“真實”和“客觀”。我們溝通中存在的壹部分問題,恰恰是先入為主,沒有把觀察到的事實說清楚,而是對此產生評價。大多數人與對方說話時,都會無意識地把自己對事情的評價說出來。
舉個例子,在職場上,妳發現下屬沒完成工作,很可能會說:“給了妳這麽多時間,妳都完成不了這項工作”。這句話將觀察和評論混為壹談,如果溝通對象聽到的是壹個評判,內心會產生逆反心理,即使不說出來,心中早已滿腔怒火。
評價,實際上也是貼標簽的行為。人類天性喜歡為人貼標簽,所以我們在溝通時應當避免馬上就給對方貼標簽。
具體溝通方式如下:
**,這項工作完成的截止時間是**,目前已經是…………,妳還沒有完成。加油!
此外,生活中上有些傷人的經典句式,我根據自己的工作經歷羅列了壹部分。
常見傷人句式:妳太……;妳就應該……;妳居然沒做……;妳是不是……妳經常……
印度哲學家克裏希那穆提曾經說過:“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那麽,如何區分觀察和評價?馬歇爾博士給我們,說明觀察和評論的區別,總結出以下方式:
(1)對事實具體描述,最後有數據佐證:如果對方遲到,妳不能說“妳經常遲到”,正確描述事實是這樣:我們約定好了9點見面,目前已經9點半了,妳已經晚到半小時了。
(2)不說貶義的形容詞。贊美會用到褒義的形容詞,比如妳很美,但溝通中盡量避免說出妳不負責任之類的話。
(3)不猜測觀察到的行為。比如妳看到下屬上班睡覺,不要說妳是不是想偷懶,
(4)持有中立態度,不秀所謂的優越感。比如說妳這樣做方案是不行的,可以這麽說:如果妳願意的話,妳可以告訴我妳當初是怎麽想的嗎?
非暴力溝通的第二個要素:感受。在說出自己的感受之前,我們先要學會區分“感受”和“想法”。要善於體會和表達感受,通過建立表達感受的詞匯表,我們可以更清楚地表達感受,從而使溝通更為順暢。
這個句式前半部分描述了感受,後半部分表達了需要,是非暴力溝通中最重要的句式之壹。如果我們分不清哪些是感受,哪些是想法,不妨試壹下這個句子。比如:對未能出席活動表示歉意。我們可以這麽說:“這次活動我無法出席,我感到很遺憾,因為我很想見見那些老朋友”。這樣的拒絕,大方得體,不卑不亢。
除了正面句式,我總結了下面壹些生活和職場需要避免的表達句式,這些句式表明的是個人判斷或者內心想法,也是我自己常犯的錯誤:
我覺得我/他/老板/家人……怎樣;我覺得我被(誤解了/當做小透明/被拋棄了)……
“覺得”這個詞,表達的是看法而不是感受。
運用清晰信息和為別人保留面子的方法來。完整而清晰的信息描述措辭包括:不帶情緒地描述妳註意到的行為,至少提出關於此行的兩種可能的解釋,請求對方對行為詮釋作澄清。
比如說下屬因為把事情做錯了,心情很郁悶,妳想了解背後的原因:“上次交給妳的方案應該周壹完成的,妳在周二下午給到我(描述事實,不附加評論),我感到有點擔心,因為我知道妳工作很有效率,我不確定是不是分配給妳的工作太多,還是說妳家裏有事情受到影響(對行為的兩種解釋,保留對方面子)。我希望能和妳壹同承擔責任(表達需要),可以告訴我妳最近又遇到什麽困難嗎?(提出請求)”。
在中國人的觀念裏,我們的溝通很少明確跟對方表示自己的需要。實際溝通中,如果直言不諱地表達自己正確的內在需求,會讓對方更加理解妳。這壹部分內容,跟第二要素緊密相連,可以說是對第二要素——表達感受的說明。
只是溝通中,我們更應該註重的是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溝通中如果只照顧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有時會委屈了自己。
那麽,哪些是內在需求呢?在這裏,可以借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表達,比如說下面的例子:
是個人生存的基本需求。如衣、食、住、行;
包括心理上與物質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盜竊和威脅,預防危險事故,職業有保障,有社會保險和退休基金等;
人是社會的壹員,需要友誼和群體的歸屬感,人際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贊許;
包括要求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內在的自尊心;
指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對生活的期望,從而對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義。
上壹個要素已經提到萬能句式:我感到……因為我……這種方式來表認識感受與自身的關系。
可以看到,對自身或他人表達更高的需求時,我們內心的愉悅感會更強,畢竟現在的社會不再是刀耕火種的遠古時期,人們更加註重高層次需求是否得到滿足。
非暴力溝通的第四個要素是提出請求。我們提出請求時需要註意下面幾點:
1、清楚告訴對方:我們希望他們做什麽,而不是希望對方不做什麽,更不是不清楚自己要什麽。就像吃飯,妳不能說自己不想吃飯,而要說我想吃面。舉個簡單的例子:妳不能跟妳的同事說:我不希望妳下次什麽都沒整理,就把資料發給我。妳應該這麽說:“我希望下次,妳能把資料整理後,然後發給我。”畢竟,“不希望對方做什麽”不容易讓對方明白,而且更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
2、集體討論時,說出妳的請求。在集體討論中發言時,我們要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期待。否則,討論可能只是在浪費彼此的時間。
3、請求反饋:我們的意思和對方理解的不壹定壹樣(註意:並不是回答清楚就壹定跟妳理解壹致,常見於領導布置任務,下屬說知道了,壹般來說50%都沒有理解任務)。
4.提出請求,後面是需要獲得反饋的,因為我們想知道:a、對方此時的反應;b、對方正在想什麽;c、對方是否接受我們的請求。
關於請求和命令,區別在於:
如果請求沒有得到滿足時,提出請求的人馬上批評和指責,那就是命令;或者想利用對方的內疚來達到目的,也是命令。
總結要避免出現的壹些句式:
我不希望妳怎麽做;請不要隱瞞……實情;我想妳經常做/少做……什麽事情(比如妳想對方每周看三本書,而不是說希望妳經常看書)
用非暴力溝通的模板完成語言表達後,肯定需要對方的反饋,最後補充壹部分內容——傾聽。
(1)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這裏跟上面第二第三要素差不多,都可以直接套用溝通模板:妳……,是因為妳需要……。比如說,妳不高興,是因為妳需要得到他人認可。
(2)給他人反饋,用疑問句式。比如說:妳說的是這回事嗎,妳是不是想……
什麽情況需要反饋呢?壹種是自己對對方的話理解沒有把握,要確認;另壹種是對方需要妳反饋。
(3)如果雙方同意在作出答復事先準確地重述對方的觀點,那麽我們達成協議的時間將可以比平時縮短壹半
傾聽時,如果妳的同事或朋友正在生氣,請永遠不要用下面句式:
“不過,妳……”、“可是,……”“……但是”這類話,這些帶有轉折的話,哪怕前半部分妳在安慰或者努力說服對方,人們聽到轉折詞語,便會認為妳前面說的只是鋪墊,妳根本沒有尊重他們的建議。
用道德標準來評判別人,如果壹個人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者是邪惡的。這樣的語言容易使我們陷於是非之中,以這樣的方式提出主張,很可能會招來敵意,使我們的願望更難得到滿足。 當然,即使最後別人接受批評,作出讓步,通常也不是心甘情願的。
很多負面情緒的源頭,都是因為比較,因為無論我們做得怎麽樣,總會有某些人在壹些方面做得比我們更好。例如當妳實現了自己月薪過萬的小目標時,這本應該是壹件值得慶祝的事情,結果壹打聽發現身邊壹些同事的薪資都比妳高,於是妳又陷入了不滿與焦慮之中。
我們對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動負有責任。可是,人們廣泛使用“不得不”這壹短語,淡化個人責任。這樣的表達方式,忽視了我們情感的內在根源。 例如當壹個人抱怨“我不得不打掃屋子”時,其實實質上,屋子是他自己的,而打掃得好壞直接和他的生活質量掛鉤。
可以用壹句話來概括這種情況——“我可以麻煩妳壹下嗎?”如果妳真的做不了,最好的回應是直接拒絕,而不是打腫臉充胖子,最後事情沒辦成,兩邊都很尷尬。
非暴力溝通不鼓勵絕對化的評論,而主張評論要基於特定時間和環境中的觀察。將觀察和評論混為壹談,人們將傾向於聽到批評,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然後直接反駁我們。 這是壹種最常見的情況,例如當父母看到我們沒有早起時,有時候會直接批評:“妳怎麽這麽懶呢,還不起床!”如果我們昨天晚上因為任務而加班,很可能會直接頂撞他們:“我哪裏懶了,我明明……” 當我們遇到事情,或者有情緒要上來的時候,先緩幾秒鐘,克制情緒不要直接評論,而是冷靜觀察。
在冷靜觀察時,我們才容易將事情最真實的壹面弄清楚,而不至於和對方發生爭吵。
記住:暴力通常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當聽到不中聽的話時,我們壹般有四種選擇:
第壹,認為自己犯了錯誤。(?)
第二,指責對方。(?)
第三,了解我們的感受和需要。(?)
第四,用心感受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前兩種方式是不可取的,當然也是最常見的。
非暴力溝通通過了解我們的需要、願望、期待以及想法,我們不再指責他人,而承認我們的感受源於自身——感受的根源在於我們自身,我們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對他人言行的看法,導致了我們的感受。 我們想利用他人的內疚,通常的辦法是,把自己的不愉快歸咎於對方。例如:“妳昨晚沒來令我很失望。”這樣的表達方式可能忽視了感受與自身的關系。
我們可以用“我感到……因為我……”這種表達方式來認識感受與自身的關系。例如:妳昨晚沒來我感到很失望,因為我想和妳說壹些煩心事。 因為批評往往暗含著期待,對他人的批評實際上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求。如果我們通過批評來提出主張,人們的反應常常是申辯或者反擊。反之,如果我們直接說出需要,其他人就較有可能作出積極的回應。
感受的根源在於我們自身。我們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對他人言行的看法,產生了我們的感受。別人會對我們產生壹定的影響,但根源在於我們。
1.感受——自己的願望沒有被滿足——清楚的表達自己的願望——他人很可能做出積極的回應。
2.感受——他人的行為——把自己的不愉快歸咎於對方,利用對方的愧疚心理——得到他人的回應。——利用別人的愧疚感做事是很卑鄙的,或者是說悲哀的。
我們需要為他人負責,讓他人快樂是我們的義務。
為他人的情緒負責,犧牲自己去迎合他人,會讓我們覺得很憋屈,很惱怒,因而我們不再願意為他人負責,但是我們還心存疑慮,所以態度變的生硬。
我們開始認為幫助別人是壹種自由的,快樂的行為。幫助他人,是出於愛,而不是出於恐懼,內疚或者慚愧。我們對自己的願望,感受和行動負有完全的責任,但是我們不能對他人負責。
事實上,社會文化並不鼓勵我們表達個人需要。對於女性而言,尤其如此。我們在社會規則的壓抑下,變得膽怯,在表達自己的需要時,瞻前顧後,猶豫不決。
具體的生活中,也會經常因為壹些語音和最親的人產生沖突,這樣的事情發生時,吵架冷戰,最後大家都很難受。讀這本書,讓人意識到了壹些語言的破壞性,其實這也是壹種思維。遇到事情先冷靜,想明白自己和他人的需求,然後就可以抓問題的本質,減少不必要的沖突。
非常喜歡《非暴力溝通》書中的壹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