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請問這些知識,對妳起到幫助了嗎?
先別急著回答,我先舉壹個我自己的例子。
我是壹個父親,聽過了很多個樊登和羅胖的課程之後,我理所當然的認為我自己就是壹個育兒高手了,面對我兒子的時候,我認認真真的執行了很多樊登教的理念,比如給與尊重,比如以自己為榜樣,比如以對方的立場來溝通,。
但是,吊詭的事情來了,我兒子並不按照樊登給與的反饋來給我反饋,這個時候的我略顯蒙圈了,以至於我經常跟我兒子說壹句:“兒子,妳怎麽不按套路成長呢?”。
所以我經常自己反省,回去重新去看壹遍視頻,又看書,又聽課,再回來跟兒子溝通,發現,有的有用,有的沒用。
然後,我把這個鍋丟給了我媳婦,我跟她說:“寶貝啊,妳得配合我教育兒子啊,妳看妳得按照我說的書上的套路來”
我媳婦給我來了壹句河東獅吼:“妳又從哪學來的破玩意,凈胡說八道,妳怎麽知道就是對的?”
壹句話點醒夢中人, 妳怎麽知道他說的是對的?
或者說,就算他說的是對的,妳怎麽知道他說的是適合妳的?
為了厘清這個問題,我先總結壹下知識付費的幾大套路。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很多付費課程多的第壹講都會這麽說:我的課雖然是****(比如創業課),但是對於上班族或者上學的人來說,也是壹種前期準備,和妳應對老板的方式。也就是說,不管妳是誰,妳都需要這壹門課。
就算妳什麽都不幹,是無業遊民,也是壹樣的:“我們是知識的遊牧民族,我們對所有知識都有壹種好奇”。
但問題是,巴菲特,紮克伯格,喬布斯這些名人的很多心得,對我來說就是沒有用,彼之蜜糖,吾之砒霜,而且這些人的傳記讀多了反而有害,詳見套路四。
我在很多時候都能聽到樊登在讀書的時候,自己就把很多可能性排除了。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怎麽辦? / “我家嘟嘟拿著100分的試卷來的時候,我都告訴他,妳考多少分爸爸都愛妳”
我家孩子如果得100分,我能用來嘚瑟的話比這個多多了好不好?
“兒子,妳這樣進步空間就小了。”
“兒子,這樣會不會給別人壓力太大?”
“兒子,隔壁家的媽媽又得拿妳當榜樣了,不利於妳交朋友了。”
在每次樊登給出建議的時候,他很順的滑到對方“理所應當”給出的回應,可是我們拿到現實中,往往對方不是這麽回應的,怎麽辦?
從70/80/90後開始,我們的父母就壹直在對我們說,妳壹定要學習,學習好才有出息,不學習就去要飯吧。所以我們對於學習有壹種延續性的依賴,好像是自從工作了以後(或者是上大學以後)就沒有了學習,不去學習了,缺少了學習的我們,總是感覺生活中缺了點什麽,總是會做壹個***性的噩夢,到了考場上,壹打開試卷,我們什麽也不會,然後就被嚇醒了。
我估計妳是有同樣的心裏的。
這個時候,終身學習橫空出世,正好彌補了我們習慣上的缺憾,就好像以前吸煙是為了爽,到了後來,吸煙本身就成為了目的,以前學習是工具,結果現在學習這個工具本身成為了我們的依靠。
而且現行的套路借助了“新東方的套路”,用帶有壹點段子的話術,給妳壹種“學習很好玩”的感覺,其實,只有剛剛接觸壹個領域的“學習”才有新鮮感,才好玩,深入的研究,壹點也不好玩。妳所有的高中大學的學科,妳試著記憶壹下,有哪壹科是“好玩”的?(除了體育課)
這個是最厲害的,我得細細的講
舉個例子,實驗證明,打遊戲的時候通關獲得的成就感,和火箭登月時候得到的成就感,大體上是相當的。大腦中分泌的多巴胺的數量基本上是相同的。多巴胺就是讓妳很爽的物質。
我們在聽壹門課程的時候,每壹節課都會有壹小部分是說“學會了這壹部分,妳會得到****好處”,以前是放在課程的後面,現在經常放在課程的前面,然後總結的時候再說壹遍好處,這是做什麽呢?
這裏有壹個實驗支撐:如果有壹個獲得獎勵的預期,大腦就會產生多巴胺,用來誘惑妳真的去把這個事做了。這個預期帶來的多巴胺,比妳真的去做這個事的多巴胺還多。
好了,學壹門課的時候,課程老師壹步壹步的告訴妳怎麽做,做完了的好處是什麽,讓妳的潛意識“大象”以為妳真的去做了這件事,妳已經對於做這個事輕車熟路了,妳只要去做,妳就會成功,潛意識“大象”就把多巴胺獎勵給妳了,不用妳真的去做。
等到這門課結束了呢,妳不會去真的去實現課程中教妳的東西,因為那頭大象偷偷的遞給妳的意識壹張紙條,告訴妳“我沒有多巴胺了”→“去訂閱下壹門課吧”。
這個效果類似於萬老師說的知識P*o*r*n,舉例:動作電影為了讓妳多巴胺分泌,可以5分鐘來壹場打戲,這可以叫做動作P*o*r*n;宮鬥片為了讓妳看下去可以壹個計謀套壹個計謀,壹個閃回套壹個閃回,詳見“鶴唳華亭”,這可以叫做宮鬥P*o*r*n;這種用知識帶給妳多巴胺的,就叫知識P*o*r*n。往回想想,是不是這種“爽”感支持妳“學習”和“再買課”的?
等到妳真的在現實中碰到問題了,妳會發現“哎?妳們怎麽不按課程裏講的套路來啊?”,妳會像前面面對兒子的我壹樣,懷疑是自己出了錯?還是現實出了錯?還是別的的郭?
讀名人傳記也是壹樣,讀完了比爾蓋茨,妳的大象會以為妳真的創立了微軟,如果妳這個時候正在讀大學。。。。。
讀完了巴菲特,妳的大象會以為妳真的年化收益率16%,如果妳這個時候正在做投資。。。。。。過度自信會讓妳嘗嘗現實的厲害
如果沒有讀傳記,聽人講的效果可能會更厲害。
由於我也是知識付費的愛好者之壹,經常也是把3,4個小時的時間花在這上面,所以我僅僅提出我的壹點建議,僅供參考。
1、每天只聽1小時知識付費,其他的時間用來實踐,用實踐的效果去檢驗知識的正確性和適合性。嚴格區分知識P*o*r*n和現實的區別,不用跟別人比得到的學習時間,那玩意變不了現的。他們是知識的搬運工,只是別運來太多,擋住了我行動的路線。
2、千萬別買那些看起來“應該學”的課程,而是買自己能聽完的。我經常說,把蒙娜麗莎買回家也不能把妳變為達芬奇。知識要為妳所用才是妳的。挑選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妳能做出多少改變,妳就學多少課程。
3、承認課程裏說的也就是局部知識,也有局限性,也只能作為參考,就像股評家、證券分析師給出的建議壹樣,如果妳按照他們的建議投資賠了錢,妳也沒有機會去燒他們家房子,所以,試驗好使了才是妳的,不好使,就註意風險管控吧。
4、遇到問題的時候,回來查字典,如果真的遇到了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回到“得到”等等平臺去用搜索的功能,看看別人是怎麽幹的,這是我壹直想做的事,把這些平臺的知識做成壹個?Royal 版的“百度百科”(當然真正的百度百科有點屌絲了),這樣直接拿來即用的知識,也能記得牢。可惜環境限制太多,主要是版權限制,這裏僅僅是拋磚引玉,如果大家有什麽想法也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