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鞱
tāo
〈名〉
(形聲。從韋,舀(yǎo)聲。韋,熟皮。本義:劍套)
同本義 [scabbard]
韜,劍衣也。——《說文》
裝弓的袋子 [bow case]
韜,弓衣也。——陸德明《經典釋文》
用兵的計謀 [military strategy]
不勞孫子法,自得太公韜。——李德裕《李文饒集》
又如:韜鈐(用兵的謀略);韜略(指軍事上的謀略)
韜
韜
tāo
〈動〉
掩藏 [conceal;hide;cover up]
韜舌辱壯誌,叫閽無助聲。——杜牧《感懷詩壹首》
又如:韜光晦跡,韜光諱彩(收斂鋒芒;隱藏蹤跡);韜日(日光隱藏);韜世(比喻度量之大,足以容世);韜光(收斂光彩,比喻人懷才不露);韜沈(隱逸);韜含(諳記,熟諸);韜表(彌封書表);韜面(遮面)
納弓於弓袋 [put bow into case]
韜,弓藏也。——《廣雅·釋器》
如:韜弓(納弓入弓套)
包容 [contain]
有韜世之量。——潘嶽《寡婦賦》
又如:韜世(度量大);韜合(包容切合);韜涵(包含)
寬;緩 [relax]
[梁元帝] 常言:“我韜於文士,愧於武夫。”——《資治通鑒》
韜光養晦
tāoguāng-yǎnghuì
[hide one's capacities and hide one's time;draw in one's claws] 隱匿光彩、才華,收斂鋒芒、蹤跡
韜晦
tāohuì
[refrain from revealing one's ambitions and put others off the track]∶韜,韜光;晦,晦跡。韜晦,即收斂鋒芒,隱藏不露
愈事韜晦,群居遊處,赤嘗有言。——《唐書·宣宗紀》
[dark;gloomy]∶陰暗無光;陰晦
韜略
tāolüè
[military strategy] 由古兵書《六韜》、《三略》引申而來,指計策、謀略
此人胸懷韜略,腹引機謀。——《三國演義》
韜字開頭的成語
* 韜戈卷甲
收藏起武器鎧甲。指息兵
* 韜戈偃武
收藏兵器,停止武備。謂息兵修文
* 韜光晦跡
收斂光芒,隱藏蹤跡。比喻不顯露鋒芒和才能
* 韜光晦跡
見“韜光晦跡”
* 韜光斂彩
收斂光采。比喻隱匿才華,無聲無息
* 韜光斂跡
同“韜光晦跡”
* 韜光滅跡
謂隱藏自己行跡,不使外人得知
* 韜光俟奮
謂掩藏才智,待時奮起
* 韜光養晦
謂隱藏才能,使不外露
* 韜光隱晦
同“韜光養晦”
* 韜光隱跡
同“韜光晦跡”
* 韜光用晦
同“韜光養晦”
* 韜光韞玉
隱匿光采,韞藏寶玉。比喻隱藏才華,不露光芒
* 韜晦待時
謂掩藏鋒芒,隱匿蹤跡,等待時機
* 韜晦之計
謂收斂鋒芒,隱蔽才華意圖,待時而起的計謀
* 韜跡隱智
謂藏匿蹤跡,不露才智
* 韜神晦跡
謂隱藏蹤跡
* 韜聲匿跡
隱匿音信蹤跡。謂不被人所見聞
* 韜形滅影
謂藏匿蹤跡,不露於世
* 韜曜含光
掩藏隱匿光明。謂不顯耀名聲
康熙字典
戌集中韋字部韜
--------------------------------------------------------------------------------
唐韻土刀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刀切,?音叨。說文弓衣也。從韋舀聲。玉篇劒衣也。廣韻藏也。詩·小雅·彤弓傳櫜韜也。又周頌·時邁疏櫜者,弓衣。壹名韜弓,故納弓於衣謂之韜弓。 又玉篇義也。 又玉篇韜杠也。儀禮·鄕射禮杠長三仞,以鴻脰韜上二尋。註以帛巾冒杠上加雁頸也。 又玉篇寬也。 又韻會與弢同。前漢·藝文誌《六弢》。註師古曰:卽今之《六韜》也。弢與韜同。 又集韻叨號切,音套。臂衣也。 集韻或作鞱。
/view/3732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