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字筆畫順序如下:
1.梓(zǐ)
落葉喬木。木材可供建築及制造器物之用:梓器(棺材)。梓宮(皇帝的棺材)。
治木器:梓人(古代制造器具的木工)。梓匠。
木頭雕刻成印刷用的木板:付梓(把稿件交付排印)。梓行(x妌g )。
指故裏:梓裏。桑梓。
姓。
2.筆畫數:11
3.梓字筆畫順序如下:
4.形聲字。形旁為木,表示其本義與木有關。聲旁為宰省聲,表示其讀音與“宰”相近(或體不省,但古書中罕見)。
5.此字始見於《說文》小篆,如圖中1字形,隸變後作圖中3字形,演化後楷書寫作“梓”。另有或體字,《說文》小篆如圖中2字形,演化後楷書寫作“榟”。
6.此字本義為樹木名,指梓樹。因古代多用梓木制作器具,故用以指木工。又因雕版多以梓木為之,故用以指雕版,後又引申指印刷。又因古代家宅旁常栽種桑樹和梓樹,故用“桑梓”“梓裏”指代家鄉。
7.康熙字典
《唐韻》即裏切。《集韻》《正韻》祖似切。《韻會》祖士切。並音耔。《說文》:楸也。或作辝木(上下合壹字,今無此字,見圖)、榟。《通誌》:梓與楸相似。《爾雅·釋木》:椅,梓。郭註:即楸。陸璣《草木疏》: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為梓。《埤雅》:梓為百木長,故呼梓為木王。羅願雲:屋室有此木,則余材皆不震。
又橋梓。《尚書大傳》:橋者,父道也。梓者,子道也。又桑梓,父之所樹。《詩·小雅》:維桑與梓,必恭敬止。又《梓材》,《周書》篇名。古作杍材。註:治木器曰梓,治土器曰陶,治金器曰冶。《周禮·冬官考工記》:攻木之工七,輪、輿、弓、廬、匠、車、梓。又《禮·曲禮》:溉者不寫。疏:杯盂之屬亦曰梓。又姓。梓慎,見《左傳》。又俗謂鋟文書於板曰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