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中國的君王占領並統治了壹塊土地,就有了國家的概念。
但是,在中國壹萬多年的民族歷史中,任何壹個朝代的國土面積都沒有完整地繼承和傳承過,總是在擴大或縮小。
於是,後世對前朝功過的歷史評價標準就產生了:
1,為以後的朝代留下的最大的土地面積,壹直到王朝末期。
無論王朝時期的土地面積有多大,都應以最後時刻的土地面積為準。
2.人口的計算是以王朝末年的實際人口作為剩余人力資源。
戰敗不代表總人口最少。
3、科技生產力和經濟活力的綜合實力以及治國的開放性。
4.王朝歷史的總持續時間。
這是王朝綜合國力可持續發展和上次衰退程度的指標。
5.中國歷史文化遺產的深度和廣度在本朝代保留下來供以後的朝代繼承的財富內容和總量。
這壹內容關系到歷代王朝在戰後國力的恢復和上升以及蓬勃發展的綜合能力。
……
可見成吉思汗和滿洲韃靼都有令人難忘的昔日輝煌,但最終留給後繼王朝的實際控制邊界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麽遼闊。
更不用說隱藏在《康熙字典》和《四庫全書》背後的破壞中華民族歷史遺產的險惡用心了。
也給隨後的朝代東北三省留下了巨大的災難,牽連了民國和* * *國近200年的衰弱。
當王朝極力贊美大康盛世的豐功偉績時,妳有沒有想過,最終會給後人留下壹個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