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的解釋是玩耍;遊戲。開玩笑;嘲弄。戲劇,也指雜技。姓。
基本介紹:(1) 西周地名,在今陜西省驪山(字亦作麗山)之下,有戲亭,周幽王死於此處。成語:流彘滅戲。《國語.魯語》(春秋外傳):桀奔南巢,紂踣於京(今河南省淇縣),厲流於彘(今山西省霍州市),幽滅於戲。孔晁曰:戲,西周地名。史記雲:麗山。國語言於戲,則是麗山之下,有地名戲。皇甫謐雲:今京兆新豐東二十裏戲亭是也。
(2) 玩耍:遊~。兒~。嬉~。~豫(嬉遊逸樂)。二龍~珠。
(3) 嘲弄,開玩笑:~言。~弄。~謔(用詼諧有趣的話開玩笑)。
(4) 演員在舞臺上化裝表演故事的藝術:~劇。~文。~碼(戲曲演出的節目)。~劇性。
(5) 指具體劇種:京~。黃梅~。皮影~。木偶~。馬~。
(6) 鄭碼:XSHM,U:620F,GBK:CFB7。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香義切《正韻》許義切,希去聲。《說文》三軍之偏也。壹曰兵也。 又《廣韻》戲弄也。《禮·坊記》閨門之內,戲而不嘆。《註》戲謂孺子言笑者。 又謔也。《詩·衞風》善戲謔兮。又嬉也。又姓。《魏誌》穎川戲誌才。又《廣韻》古文呼字。註詳口部五畫。又《廣韻》許羈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宜切,音羲。
《集韻》嗚戲,嘆辭。按《廣韻》旣入虞韻,雲古文呼字,又入支韻。亦訓嘆辭,則戲字二音,本皆可讀。《正字通》雲:詩於戲卽嗚呼,嘆辭也或嘉美,或悲傷。末代文士輒為體例,若哀誄祭文,卽為嗚呼,封拜冊命,卽為於戲。謂嗚呼為哀傷,於戲為嘆美,妄為穿鑿,其說誠是。然謂呼與戲通,則戲可讀呼,呼仍不可以讀戲,以戲字有羲音,呼字止入七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