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的筆順正確寫法:橫撇/橫鉤、豎鉤、橫。
子,漢語壹級字,讀作zǐ或zi,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是嬰兒,引申指兒女,又引申特指直系血統的下壹代男性、女兒、太子等,又泛指人、臣民,還有十二地支的第壹位、結果實等含義。
在甲骨文中用作表示十二地支的第壹位,像生有發的胎兒頭顱及兩脛,後或省簡其發,或於頭部標記其囟;該字至西周時期、形體稍變,上肢為繈褓包裹,其後形體稍訛,至《說文解字》中籀文、則在字下加壹符號,許慎解為“幾”,謂“籀文子,囟有發,臂、脛在幾上”。
上部像幼兒頭發、頭顱及兩臂,下部像兩並的兩脛,後演變為《說文解字》古文中的“子”字。根據“繈褓嬰兒”的形象所創造出來的象形字,但已完全線條化了:兩手連成壹斜短橫;身和下肢已簡化成壹條稍斜的垂線;強調了嬰兒頭大的特點。
因為是以利器在堅硬的龜甲獸骨上鍥刻,不易刻弧線,所以“子”字的頭部便成方形了。周前金文中的“子”字是實化的,就像“繈褓嬰兒”壹樣;西周中晚期金文中的“子”字的頭部輪廓化,上肢和軀體已瘦化為線條了。以此為基文發展成秦代小篆中的“子”字。
子字的起源:
在甲骨文中,“子”字的第壹種寫法像是壹個胎兒的象形,大大的腦袋,用“×”號標記其囟門或面部,上面長有三根頭發,像現代三毛的象形。第二種寫法在甲骨文中仍為象形,畫有腦袋、頭發、身體及兩臂。第三種寫法筆畫減省,仍保留有腦袋、身體、兩臂的形象。
金文字形基本延續甲骨文,分為三種。第壹種像胎兒的卡通象形,筆畫繁雜。第二種像繈褓中嬰兒的形象,早期保留有頭發,後來減省,完全是壹個幼兒手舞足蹈的形象。第三種更加減省,筆畫線條化,逐步演變為篆書的樣子,後來的小篆延續這種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