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字拼音:lí。
罹字是壹個漢字,讀音為lí,意思是遭受苦難或不幸。這個字源於古代漢語,現在仍然在廣泛使用。罹字的含義非常豐富,可以表示遭受疾病、痛苦、災難、不幸等,也可以表示遭受失敗、挫折、磨難等。在成語中,我們常常可以聽到“罹難”、“罹禍”、“罹病”等詞語,這些詞語都表示遭受不幸或痛苦的經歷。
罹字的使用非常靈活,可以根據不同的語境和詞語搭配來表達不同的含義。例如,“罹病”可以表示遭受疾病折磨,“罹禍”可以表示遭受災難或不幸,“罹難”則表示遭受災難或不幸而死亡。
在古代漢語中,罹字的使用非常廣泛,常常出現在文學作品和歷史記載中。例如,《詩經》中的《關雎》篇中就有“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優哉優哉,輾轉反側”的句子,其中的“寤寐思服”就是表示遭受痛苦和不幸的狀態。
總之,罹字是壹個非常有用的漢字,可以用來表達不同的含義和語境。在使用時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和語境來理解和使用這個字。
康熙字典
廣韻呂知切《集韻》鄰知切,?音離。《說文·新附字》心憂也。古多通用離。《爾雅·釋詁》罹,憂也。《詩·王風》逢此百罹。《釋文》罹,本又作離。《書·酒誥》滅無罹。《傳》無憂懼。
又《類篇》遭也。《前漢·文帝紀》以罹寒暑之數。《註》師古曰:遭也。又《集韻》與羅通。《書·湯誥》罹其兇害。《傳》罹,被也。《釋文》罹,本亦作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