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大家談談漢字,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不同於世界上的其他文字,是非常特殊的存在。每壹個漢字都有它獨特的讀音和意義,我覺得這是其他文字無法與之比較的。我們從小到大,也學習了很多的漢字,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是完全沒問題的,因為常用漢字大約是3500個。但是漢字總量已經是超過了8萬個,有的漢字還是結構非常復雜,所以有很多我們是不熟悉,甚至不認識的。今天我們就壹起來挑戰壹下史上最難認的10個漢字,看看妳認識幾個?
這個字有壹段時間還是很火的,所以應該有人會認識。讀音是:biáng,是壹種口語化的象聲詞。有時為口頭禪,或童語。此字出於陜西關中的壹種小吃“biángbiáng面(陜西關中民間傳統風味面食,特指關中麥子磨成的面粉,通常手工搟成長寬厚的面條)。biang biang面的名字由來:因為在做這種面時會發出biang biang的聲音,biang biang面因此得名。
這個字的讀音是:jí,從入從壹,三合也。象三合之形。古通“集”。
這個字讀音是:tān,該字主要是中國地方方言用字,是北京人對第三人稱——也就是“他”的敬稱。“怹”的讀音為“攤”,用在對長輩、上司或尊敬的人的稱呼上。這個還是比較簡單的,應該也有人認識。
這個字讀sù,形聲字。字從王從丶,丶亦聲。“王”指“王室”。“丶”字音、義同“主”,讀為“入主”、“進駐”。“王”與“丶”聯合起來,且“丶”位居王字右上部,表示“在手、肘部琢玉”。釋義:(1)有疵點的玉。(2)琢玉的工人。(3)姓。後漢有玊況。見《後漢書·侯霸傳》。後人以玊為姓。
這個字讀dá,形容群龍騰飛的樣子,《玉篇》音沓。龍行龘龘也。古同“龖”,龖之赫,霆之砉(砉,[huā]象聲詞,形容迅速動作的聲音)。
我第壹反應是讀:開火。其實烎讀yín,原義為光明。“烎”流行於網絡中,被遊戲玩家們用來形容自己充沛的競技或遊戲狀態。現在多用來形容壹個人的鬥誌昂揚、熱血沸騰,可以用來表示“霸氣”、“彪悍”、“制霸”等諸多意。
讀音“méi”。是梅花的梅的繁體寫法。因其稀奇古怪,故很多人都用以作為名字來用,形容人很可愛。另外關中方言音為“mu”,壹聲(表述責備、輕蔑或者愛妮)、四聲(指責、斥責)。槑慫(musong),即笨蛋、反應遲鈍、思維不上路;槑世(mushi),不靈活、不聰明靈慧、呆呆傻傻不知該幹啥的樣子或狀態。
讀音yūn,常用意思美好,大等美好。該字因其由“文”、“武”、“貝”三字組成,古代‘貝’指‘財’,含義文武全才,而且還有錢,壹般用作人名。
讀音為guàng。左右結構,意思是違背。出自《廣韻》——居況切,去漾,宕合三去陽見。壹般用於人名。
“皛”字為白字部,由三個白組成,是明亮的意思,讀音為“xiǎo”。皛皛:潔凈明亮的樣子。杜甫《即事》:暮春三月巫峽長,皛皛行雲浮月光。
怎麽樣,這10個漢字妳認識幾個?難住妳了嗎?可以轉發給妳身邊的人,看看誰認識得更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