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比亞迪推出的e平臺是壹把打開電動車普及時代的鑰匙,那麽,它與豐田合資的意義就在於,要和這家全球行業巨頭聯手推開那扇象征新舊交替的沈重大門。
4月2日,豐田與比亞迪合資的純電動車研發公司——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資公司”)正式成立。合資雙方股比50:50,來自豐田的岸宏尚出任董事長,來自比亞迪的趙炳根出任總經理,公司地址位於深圳市坪山區。
岸宏尚表示:“合資公司成立以後,豐田和比亞迪掌握各自技術強項的工程師會在壹起相互學習,***同切磋造車技藝,從而開發出受中國消費者喜愛的性能優異的純電動車。”
據了解,合資公司計劃於5月內正式開業。
優勢互補,完成電動化的世紀跨越
如果說,過去汽車行業對於電動化還存在疑慮的話,那麽從2019年開始,這樣的疑慮已經被打消。
2019年是大眾集團的電動化元年,同時也是通用、奔馳、寶馬等國際巨頭加快布局電動化的重要時間節點,各大國際車展早已經成為三電技術的博覽會。
百年壹遇的變革正在汽車行業加緊進行,作為行業領導者之壹,豐田必須接受這壹事實。2019年,豐田宣布要加快電動化進程,將2030年550萬輛電動車的銷售目標提前至2025年完成。
與比亞迪實現合資,是豐田實現這壹宏偉計劃的重要支持。
雖然豐田擁有無與倫比的混動技術優勢,其混合動力車型的全球銷量已經突破1000萬臺,但在純電動車型開發與三電技術積累方面,弱勢十分明顯。因此,想要在五年之內實現電動車的規模化生產和銷售,它必須找到壹個強有力的技術夥伴。
比亞迪,正是這個絕佳的選項。自2003年進入汽車領域開始,比亞迪就開始了對電動車的研發,並建立專門的研發體系和研發隊伍。
早在2008年,比亞迪就推出了全球第壹款不依賴專業充電站的雙模電動車——F3DM。如今,比亞迪已經成為全球電動車的領導品牌,曾連續四年摘得全球新能源車的銷量桂冠。
壹個是“混動巨擎”,汽車行業當之無愧的領頭羊;壹個是“電池大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佼佼者。豐田與比亞迪的此次“牽手”,將是百年汽車工業史上的壹個裏程碑。
從全球行業格局來看,豐田與比亞迪將聯手推開電動車普及化的時代大門。並且,這壹“開放”的聯盟形式還可能吸引更多巨頭加入,對於加快全球電動車技術發展和普及影響深遠。
從中國汽車工業的層面看,這次合資不同於過去的“市場換技術”模式,是比亞迪以自身技術將國際巨頭吸引了過來,從而實現壹次“技術對等”的整車開發合作。這充分說明,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電動車技術成功崛起,讓全球汽車業終於迎來了屬於中國人的時代。
因為有實力,所以才有吸引力
事實上,豐田並不是第壹家被比亞迪所吸引的國際巨頭。早在2010年,戴姆勒就和比亞迪合資成立了深圳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有限公司,雙方各占股50%,並推出全新的電動車品牌——騰勢。
戴姆勒和豐田,壹個是汽車發明者、豪華車陣營領導者,壹個全球汽車領頭羊、混動技術先驅。環顧全球,能夠同時吸引這兩家註意並實現“親密合作”的車企,比亞迪大概是唯壹壹家。
沒有硬核實力,又怎能讓人惦記?
以比亞迪e平臺為例,它是目前全球範圍內技術最領先、最成熟可靠而安全的電動解決方案。由數以萬計的比亞迪工程師通過20多年正向研發,將掌握的電池、IGBT、電機、電控、電子等核心技術集成創新的最新成果,創造了多項電動車技術的標桿。
通過e平臺高度集成化的“33111”優勢,可以實現整車重量減輕、整車布局優化,以及能耗效率提升和可靠性提高等等,同時還能極大提升駕駛者與乘坐者的體驗。
目前,比亞迪旗下熱銷的EV車型都誕生於e平臺。領先的技術優勢,持續助力比亞迪新能源車銷量不斷攀高,累計銷量已經突破70萬輛。在中國,每六臺新能源車中就有壹臺是比亞迪。
此前,比亞迪已經宣布將e平臺向全球開放***享——這也正是豐田最看中它的地方,雖然這家“汽車豪門”在燃油車和混動技術領域超越了所有同行,但至今沒有壹個成熟穩定、可直接投入使用的電動化技術平臺,是比亞迪為之填補了這壹缺憾。
比亞迪近日推出的另壹硬核技術結晶——刀片電池,同樣給行業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作為新壹代磷酸鐵鋰電池,刀片電池具有高安全、長續航、長壽命等特點,在體積比能量密度上比傳統鐵電池提升了50%,整車壽命可達百萬公裏以上。
針刺測試是被電池行業公認最難通過的測試。而在三種動力電池的針刺測試中,三元鋰電池在被針刺穿的壹瞬間就發生了爆燃,溫度超過500攝氏度,這也正是近年來電動車不斷發生自燃的重要原因;傳統的磷酸鐵鋰電池安全性要好壹些,在被刺穿時沒有發生燃燒,但高達200-400攝氏度的電池表面溫度極容易引燃附近的可燃物;唯有刀片電池,不僅連冒煙都沒有,甚至表面溫度還要低於夏季北京的地面溫度。
用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的說法,刀片電池“重新定義了行業安全標準”,它把自燃這個詞從新能源汽車的字典裏徹底抹掉了,對於動力電池行業安全發展具有裏程碑的意義。
重要的是,刀片電池不僅安全,它通過結構創新大幅提高了體積利用率,能在有限的汽車空間內安裝更多電池,從而在續航裏程上足夠媲美三元鋰電池。
比如今年6月即將上市的比亞迪漢EV就搭載了刀片電池,其綜合工況下的續航裏程達605公裏,百公裏加速僅3秒9,堪比特斯拉的Model?S。
由於刀片電池的突出表現,比亞迪副總裁、弗迪電池董事長何龍透露,我們能想到的所有汽車品牌,都在和比亞迪探討基於刀片電池技術的合作方案。
秉持開放戰略,全力推動行業變革
唯有實力出眾,才能成就行業標桿,也才能以更加開放自信的態度去面對行業變革。
王傳福曾說:“諾基亞的倒下,不是品質問題,也不是管理問題,而在於它的封閉。”
2017年11月,比亞迪正式提出開放戰略,實現企業由自主創新向開放創新轉變。
2018年7月,比亞迪開啟動力電池的開發合作與對外供應,和長安汽車成立動力電池合資公司,開發的電池不僅搭載到長安體系車型上,還可向第三方銷售。
2019年6月,豐田宣布比亞迪成為其動力電池供應商。7月,宣布雙方進行技術合作,***同開發純電車型和動力電池,車型將以豐田的品牌進行售賣,從而開啟了這段“世紀姻緣”的序幕。
作為汽車電動化革命的倡導者,手握核心技術優勢的比亞迪,在心態上明顯越來越自信而開放,也越來越將推動汽車的全面電動化為己任。
今年3月13日,比亞迪官宣正式成立5家弗迪系公司——弗迪科技有限公司、弗迪動力有限公司、弗迪模具有限公司、弗迪視覺有限公司和弗迪電池有限公司。其目的便在於加快推動電動車技術的開放***享,***享''e平臺''技術,推進電池、IGBT、電機、電子等電動車核心零部件外銷,加速推動電動車與燃油車實現平價,進而實現電動車的全面普及化。
比亞迪表示,5家弗迪系公司的成立標誌著比亞迪開放戰略正式由1.0向2.0進階。據悉,比亞迪還成立了國際合作事業部,以更好地整合公司優質資源與重大戰略夥伴進行創新合作。
鐘述
正如當年福特推出T型車平臺從而推動了燃油車普及化,作為全球首個可開放***享的純電動汽車平臺,比亞迪e平臺將極大的推動電動車普及化。尤其當豐田這家年銷千萬級的汽車業巨頭也拋來橄欖枝之後,兩大豪強的聯手,將讓這壹目標的實現變得更加清晰可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