慫不是多音字,是單音字。
壹、慫字解釋
慫,讀音為sǒng,基本釋義有鼓動別人去做某事;驚,驚懼。在《康熙字典》裏“《唐韻》息拱切《集韻》《韻會》荀勇切,?音悚。《說文》驚也。從心從聲。”;又慫慂,勸也。又《正韻》卽勇切,音縱。義同。
二、詳細字義
1、形聲。從心,從聲。本義:驚慌。
2、同本義。
慫,驚也。——《說文》
將乍往而未半,怵悼栗而慫兢。——《文選·張衡·西京賦》
3、慫恿。
提學禦史房寰恐見糾擿,欲先發,給事中鐘宇淳復慫惥,寰再上疏醜詆。——《明史·海瑞傳》
填空忽汗漫,造物誰慫恿。——宋·王安石《和吳仲卿雪》
慫恿家兄煉丹。——《儒林外史》
三、常用詞組
1、慫兢:驚懼。
2、慫恿:從旁勸說鼓動。
3、慫恧:從旁鼓動。
四、多音字解釋
多音字是指壹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讀音,不同的讀音表義不同,用法不同,詞性也往往不同。讀音有區別詞性和詞義的作用;根據使用情況不同,讀音也不同,讀音有區別用法的作用。而和多音字相對,只有壹個讀音的字稱之為單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