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清朝時期,國內的學者也造了壹些新詞匯,然而並不成功。因為那是中國的文人都喜歡賣弄文采,造詞造的越深奧越顯得文采好,所以他們並沒有考慮大眾化的問題。那時中國造的詞比如"德律風",壹個沒學過英語的人很難想到這是電話,而日本詞匯的"電話"則更加通俗易懂。
諸如此類還有"天演",這個詞表面上看還不錯,其實它是進化的意思,顯然日本詞匯"進化"更符合大眾。
可見漢字對於日本雖然是外來文化,但他們也用了好幾百年,已然是民族文化的壹部分,而且漢字的簡潔,貼切,意境和再造能力的優點在日本發揮的淋漓盡致。
當年孫中山先生反清失敗,流亡日本,發現大量日語新詞,非常感興趣,第壹個帶回的詞匯改變了國家命運,那就是"革命"壹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