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的拼音是tóng。
彤字介紹:
彤(拼音:tóng)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西周金文。本義是朱砂的顏色,朱紅色。後引申用作動詞,表示用紅色塗飾之義。彤,會意字。丹飾也。
從丹,從彡。彡,其畫也,在此表示丹(朱砂)的色彩鮮艷絢麗而外映,與“彭”字用“彡”形表示鼓聲外揚近似。“丹”的那壹點本義為朱砂,後多用來表示紅色。“彡”為毛發、畫紋、彩飾、光影等物的象征,也可以理解為照射狀,就像太陽光芒四射。
漢字彤本義是朱砂的顏色,朱紅色,西周金文常見“彤弓彤矢”之語,其中的彤就是指此色。“彤”還是“彤管”即彤管筆的省稱,是古代女史記事時所用,如《詩經·邶風·靜女》:“靜女其孌,貽我彤管。”
而虢季子白盤:“睗(賜)用弓、彤矢,其央。”這裏的“彤”又用作動詞,引申為用紅色給物體裝飾,將其塗抹成彩色。
康熙字典:
在《唐韻》《集韻》《韻會》並徒冬切。音佟。《說文》:丹飾也。從丹,從彡。彡,其畫也。《玉篇》:赤色。《詩·邶風》:貽我彤管。《左傳·定九年》:《靜女》之三章,取彤管焉。註:彤管,赤管筆。
女史記事規誨之所執。疏:必用赤者,示其以赤心正人也。《書·文侯之命》:彤弓壹。《詩·小雅·彤弓》傳:彤弓,朱弓也。
又姓。《史記·夏本紀》:禹為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為姓,有彤城氏。註:索隱曰:周有彤伯,蓋彤城氏之後。《廣韻》:彤伯為成王宗枝。
紅彤彤的造句如下:
1、紅彤彤的燈籠高高掛起,為節日的街頭增添了壹抹亮色,也映照出人們幸福的面龐,營造出歡樂祥和的氛圍。
2、夜晚,煙花在天空中綻放,綻放出壹片紅彤彤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