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有關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典故諺語

有關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典故諺語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目錄

作者簡介

原文

註釋

參考翻譯

篇章結構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山東省鄒城市人。戰國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學說的繼承和發揚者,有“亞聖”之稱。受業於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是孔子之後戰國中期儒家學派最有權威的代表人物。他和孔子的學術成就幾乎同高,人們將他們合稱為“孔孟”。他曾遊梁,說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為客卿。宣王對他很客氣,可是也始終不用。於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後,門人萬章、公孫醜等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

孟子師承子思(壹說是師承自子思的學生),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壹代儒家宗師,與孔子並稱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遊說各國。但是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壹起著述。有《孟子》七篇傳世,篇目為:《梁惠王》上、下;《公孫醜》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壹起稱“四書”。從此直到清末,“四書”壹直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發揮詳盡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

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據說,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斷機教子”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是後世母教之典範。

《孟子》是儒家經典之壹。《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義”,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發展。其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於鼓動性;善於運用譬喻來陳說事理,辯論是非,既能引起人們的註意,又增強了說服力。《魚我所欲也》壹文就較好地體現了這些特點。

本文是孟子的壹段遊說之辭。壹般為後人所接受的解釋為,原文中先列舉舜、傅說、膠鬲、管仲、孫叔敖、百裏奚六人出身下層, 然後說“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令人很容易想到意誌的磨練方面,最後壹句尤其令人想到逆境中發憤圖強的濃厚悲劇意識。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壹,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很高。自中唐的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壹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壹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 《孟子》壹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準配享孔廟。以後《孟子》壹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元朝至順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以後就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明朝朱元璋輯有《孟子節文》,刪掉《孟子》裏的章句,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殘賊之人謂之壹夫,聞誅壹夫紂矣,未聞弒君也”等。

[編輯本段]原文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編輯本段]註釋

(1)選自《孟子?告子下》題目是作者加編的,告子,姓告,孟子的學生,兼治儒墨之學。這裏節選的部分,有的版本題為《舜發於畎畝之中》。

(2)舜(shùn)發於畎(quǎn)畝之中:舜是從田野間被任用的。舜原來在歷山耕田,三十歲時,被堯起用,後來繼承堯的君主之位。發,起,指被任用。於,介詞,從。畎,田間水溝,田中的壟溝。畝,田壟。“畎畝”,泛指田野,田地、田間。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

(3)傅說(yuè)舉於版築之間:傅說從築墻的泥水匠中被舉用起來的。傅說,商朝人,原在傅巖地方作泥水匠,為人築墻,殷王武丁訪尋他,用他為相。舉,被舉用,被選拔。版築,築墻時在兩塊夾版中間放土,用杵搗土,使它堅實。版,打土墻用的夾板。築,搗土用的杵。

(4)膠鬲(gé)舉於魚鹽之中:膠鬲是從賣魚鹽的商販子中被舉用起來的。膠鬲,商朝賢臣,起初販賣魚和鹽,周文王把他舉薦給紂。後來又輔佐周武王。於,介詞,從。

(5)管夷吾舉於士:管夷吾從獄官手裏獲釋被錄用。管仲(夷吾)原為齊國公子糾的臣,公子小白(齊桓公)和公子糾爭奪群位,糾失敗了,管仲作為罪人被押解回國,齊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為相。舉於士,指從獄官手裏被釋放並錄用。士,獄官。 舉於士,指從獄官手裏被釋放並任用。

(6)孫叔敖舉於海:孫叔敖是從隱居的海邊被舉用進了朝廷的。孫叔敖,春秋時期楚國人,隱居海濱,楚莊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為令尹。

(7)百裏奚舉於市:百裏奚從市井裏被舉用而登上相位的。百裏奚,春秋時期虞國大夫,虞王被俘後,他由晉入秦,又逃到楚,後來秦穆公用五羖(gǔ,黑色公羊)羊皮把他贖出來,用為大夫。 市,市場,做買賣的地方。

(8)大任:重大責任或治理國家的責任。任,責任,使命,擔子。

(9)於是人也:(把重大責任)給這個人。是,指示代詞,這。也,用在前半句末了,表示停頓壹下,後半句將要解釋。

(10)必先苦其心誌:壹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苦,形容詞作使動用法,使……痛苦。

(11)勞其筋骨:使他的筋骨勞累。勞,使……勞累。其,代詞,他的。

(12)餓其體膚:意思是使他經受饑餓,以致肌膚消瘦。 餓,使……饑餓。

(13)空乏其身:意思是使他受到貧困之苦。空:使……貧窮。乏:絕。此指讓壹個人受貧困之苦

(14)行拂亂其所為:所行不順,使他所做的事顛倒錯亂。拂,拂逆,不順,違背。所為,所行。 亂,使……錯亂。

(15)所以:用來(通過這樣的途徑來……)。

(16)動心忍性: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情堅韌起來。 動,使……驚動。忍,使……堅韌。

(17)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所不能做的,使他增長才幹。曾,通“增”,增加。所,助詞,與“不能”組成名詞性短語,指代不能達到的對象。

(18)恒:常常。

(19)過:這裏的意思是有過失。

(20)然後能改:這樣以後才能改過。

(21)困於心:內心困擾。困,憂困。於,介詞,在。

(22)衡於慮:思慮堵塞。衡,通“橫”,梗塞,指不順。

(23)而後作:然後才能有所行為。作,奮起,指有所作為。

(24)征於色:表現在臉上。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現在顏色上。征,驗證,表現。

(25)發於聲:意思是吟詠嘆息之氣發於聲音。

(26)而後喻:(看到他的臉色,聽到他的聲音)然後人們才了解他。喻,明白,知曉。

(27)入則無法家拂士:在國內,如果沒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足以輔佐君主的賢士。入,在裏面,指國內。法家,能堅持法度的大臣。拂士,足以輔佐君主的賢士。拂,通“弼”,輔弼,輔佐。 則,如果。

(28)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在國外,如果沒有敵對的國家或外來的禍患。出,在外面。指國外。敵國,勢力、地位相等的國家。外患,外來的災難,多指外部入侵。者,語氣助詞,表停頓。

(29)國恒亡:國家常常要滅亡。恒,常常。

(30)然後知生於憂患:這樣以後,才明白因憂患而得以生存發展。然後,這樣以後。於,介詞,由於,表原因。生,使……生存。

(31)死於安樂:貪圖安逸享樂會使人萎靡死亡。死:使……死亡。

[編輯本段]參考翻譯

舜從田間小溝中被任用,傅說從築墻的泥水匠中被舉用,膠鬲從賣魚鹽的商販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中獲釋)被舉用,孫叔敖從海邊被舉用,百裏奚從奴隸市場上被(贖回)並被舉用。因此,上天將要把巨大的任務交給這個人的時候,必定先使他的心誌受到磨難,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的身體經受饑餓,使他受到貧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順利。用(這樣的途徑)使他內心受到震撼,性情更加堅韌,增加他原來不具備的才幹。壹個人經常犯錯誤,這樣以後才能改正,心情受到困擾,思緒受到梗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

(壹個人的想法,只有)表現在臉色上,(將吟詠嘆息)吐發在語言之中,然後才能知道。壹個國家內部如果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實力相當的國家來給以壓力,這樣的國家常常會滅亡。這樣以後,才會知道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沈迷安樂而衰亡。

{另壹版本}

孟子說:“舜從田間勞動中成長起來,傅說從築墻的工作中被選拔出來,膠鬲被選拔於魚鹽的買賣之中,管仲被提拔於囚犯的位置上,孫叔敖從海邊被 發現,百裏奚從市場上被贖回。所以,上天將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 壹定要先使他的意誌受到磨練,使他的筋骨受到勞累,使他的身體忍饑挨餓, 使他備受窮困之苦,做事總是不能順利。這樣來震動他的心誌,堅韌他的性情,增長他的才能。人總是要經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錯誤;。心氣郁結,殫思 極慮,然後才能奮發而起;顯露在臉色上,表達在聲音中,然後才能被人了解。壹個國家,內沒有守法的大臣和輔佐的賢士,外沒有敵對國家的憂患,往往容易亡國。由此可以知道, 憂患使人生存,安逸享樂卻足以使人敗亡。”

[編輯本段]篇章結構

文章采用列舉歷史事例和道理相結合的方法,層層深入地論證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觀點。全文***四段,可分為三部分。第壹部分(第壹至二段):用排比句式,列舉了歷史上六個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論證人才要在憂患中造就的道理。第二部分(第三段):從正反兩方面論證經受艱苦磨煉的必要性,說明人處困境能激發鬥誌,而處於安逸之中則使人喪失鬥誌。壹、對《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壹文的理解

?統編教材(人教版)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孟子》中的壹篇經典文章,它的原題叫《舜發於畎畝之中》。說它是經典,在於:

?(壹)文章第壹段便列舉了6位名人: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裏奚,他們或者是傳說中的聖君,或者是歷史上有名的賢相、賢才,而他們之所以名列文章的首段,是因為他們在成為名人之前,要麽經受磨難,要麽從事著不起眼的工作,要麽都不為世人所知……

?(二)文章第二段是振聾發聵的名句:“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課文叫“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教這壹回之前,筆者已教讀過兩回,只要提起,便可如竹筒倒豆,壹壹背出。這段的有名,緣於其非同壹般的勵誌作用。想來,大凡教過兩回這篇課文的人,很難背不出來,倘若中學還讀過,那就更不在話下了。它告訴人們:所有將來要成就壹番事業的人,都必然要在內心和身體各方面經受壹番痛苦與曲折的磨練,並以此來增長自己的才幹。能吃的苦都吃過了,能經受的挫折都經受過了,以後即使再碰到類似的困難和挫折,便能處變不驚,臨危不亂,冷靜對待,設法克服和應對。

?(三)第三段也是名句:“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其出名,則在於它道出了全篇的中心“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就是說,壹個人假設常處於安樂的生活中,不思進取,沒有憂患意識,就會走向滅亡。

?(四)寫法上,第壹、二段都用了排比的修辭方式,使文章讀來氣勢逼人,具有無可辯駁的力量。前者用了6個“於”、5個“舉”字,來概括列舉6位名人的事例,論證“生於憂患”的觀點。第二段的6個“其”字表明了“上天”為了磨練、鍛造可以擔當大任的壹代聖君或壹代賢臣的良苦用心。第三段,則從個人經受磨難的作用談起,講到壹個國家的處境,如果太平太順,在這虛假的太平表象下,就會使整個國家的人們放松警惕,使國家壹旦遇到內擾外患便土崩瓦解,頃刻間便走向滅亡。這以點帶面、從小到大的寫法,也堪稱經典,使人讀來欲罷不能、欲忘不得,給人以深刻的啟示。

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教學設計

?文言文教學,許多人將逐字逐句的串譯串講奉為經典,奉為至尊,視若祖傳秘方,不可逾越。我則認為,強調誦讀,方為古詩文教學方法之首選。

?我想,這篇名文的教學重點,如果定位於學生的誦讀,而且是大聲誦讀,當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心理學教授吳憶峰先生曾講過格律詩的背誦方法:先把第壹二句大聲讀出來,然後合上書回憶;回憶不起來的地方再大聲讀,然後再合上書回憶;然後大聲讀三四句,然後再合上書回憶;再後是壹至四句連起來壹起背。這樣反復下來,壹首格律詩便背下來了。這是比較快捷、比較行之有效的背誦方法。其實我自己背書也是如此,只不過是沒有像吳先生那樣去總結罷了。

?筆者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壹文的教學重點定位於“誦讀,並在此基礎上理解文義”,難點則定位於“讀準字音,讀出停頓,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教學方法的定位是“誦讀為主,學生為主,教師的引導、啟發、輔導為輔”,目的是通過本文的教讀,使學生學會積累壹點文言文學習的方法。我想,如果每課都能積累壹點,若幹年後,學生的語文功底肯定會大為紮實,語文素養也就會大大提高。

三、我教《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壹)以“發”“舉”的意義解釋引入

?上課前,我曾考慮過,以日本大和民族的憂患意識使日本的科技、經濟發展居於世界前列的事例導入,後來想想,這樣壹來可能時間會拉得較長,甚至會大大突破教學時間的安排。而文章首段的“於”字在該段中是壹個非常明顯的標誌,每壹個分句中均有壹個“於”字。而比“於”字少壹次出現的則是“舉”,這個字詞放在引入內容中,是十分合適的;而“發”壹詞,也使人不敢輕視:首先,它在段中首句“於”字之前,它的位置,和其後5個句子中都處於“於”字之前的“舉”是壹樣的。其次,“發”的意思在這裏可解為“發達”“發跡”等,與後五個“舉”字意義也差不多。因此,我上課時,先從“發”“舉”兩個詞義該怎樣解釋這壹問題引入,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壹開始就緊扣課文,激發學生思考,旨在啟發學生調動自己的思維,訓練和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

?待學生紛紛說出自己的答案之後,我又話鋒壹轉:同學們表現不錯。“發”“舉”的意思,我們可以從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板書)《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找到答案。

(二)讀全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默讀,找疑難,老師輔導

?在這段時間裏,我引導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文言文的學習因為有壹定的難度,因而都要求學生預習,以縮短課堂教學時間,增加教學容量,提高效率),找出自己的疑問,老師走下講臺,隨時發現學生的疑問,隨時給予輔導解答。

?2.讓學生齊讀課文

?(1)老師在讀課文前明確讀的要求:a.讀準字音;b.讀出停頓;c.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

?(2)學生齊讀。

?(3)老師引導學生根據以下三個要求,自己評價同學們的朗讀情況,糾正朗讀中的錯誤。

?3.老師範讀,尤其應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

?如讀第2段:“……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點詞為重讀)

?4.再次讓學生齊讀全文

?讀的環節相當重要,它是學生感知課文內容的前提和基礎,而放聲朗讀則是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使他們心無旁騖的最好方法。通過這幾輪讀,學生對全文的內容已基本上有了壹個整體的輪廓,為隨後的“知”作了較為充分的準備。

(三)教讀第1段

?第1段的內容和寫法前面已有分析,教讀的程序是:

?1.指定讓壹個男生讀,其他同學認真聽,看是否符合老師所提出的朗讀要求,後進行評價。

?2.讓全班男生讀,讀出排比句的氣勢,從中悟出文章列舉6位名人的意圖。

?3.讓學生提問,引導啟發學生解答。

?4.老師歸納性提問,引導學生抓本段重點。

?開頭這段作者壹下子列舉了6位名人,是不是太多了?這6個人有些什麽***同點?讓學生漸漸明確:①出身卑微,經過艱苦的磨練才顯露出不同的人的才幹,後來都被統治者委以重任,幹出了壹番出色的事業;②排比的句式使文章顯得很有氣勢,讀來瑯瑯上口,好讀易記;③為下文的議論提供了充分的論據;④給我們寫作議論文提供了範例——概述。

(四)教讀第2段

?這壹段是名句,反復地讀、熟讀成誦是重點,而熟讀成誦了,就收到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之效。

?1.指名壹位學生讀,其他同學認真聽,後發表評論。

?2.全班女生讀,依然要讀準字音,讀準停頓,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讀出古文的美感。

?3.老師引導男生進行鼓勵性評價。

?4.提問,培養發現問題(質疑)的能力。

?5.老師啟發性板書:(附文後)

?解釋:所有加點的字均為使動用法;下畫線的詞為通假字。

?6.讓學生合上書本,看黑板,讀出課文第2段,***二遍。

?7.老師擦掉板書,讓學生背誦第2段。

?8.師:以後,每當我們在學習上、在人生道路上碰到了困難,都要怎麽樣去做?(引導學生背)“故天將降大任於斯(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曾益其所不能。”

(五)教讀第3段

?教法同第2段,抓住從個人到國家、從小到大、以點到面的思路,啟發、引導學生去讀、去思、去悟、去說,最後熟讀成誦。(具體過程略)

?整堂課書聲瑯瑯,學生陶醉其中,享受到了讀書的樂趣,悟到了讀古文的美感,明白了:以後面對困難壹定不能泄氣,而要勇於面對,並設法克服;無論是個人還是單位、國家,若要生存發展,都必須有憂患意識,適度的憂患意識;同時也漸漸懂得:誦讀,是學習文言文最有效的方法。

通假字

1 曾,通“增”,增加。與文中的“益”意思相近

2 衡,通“橫”,梗塞,不順。

3 忍,通“韌”,堅韌。

4 拂,通“弻”,輔佐。

5.辟,通“避”,躲避。

詞性活用:

使動用法:苦:使......痛苦 eg:必先苦其心誌, 勞:使......勞累 eg;勞其筋骨 餓:使......饑餓 eg:餓其體膚, 空乏:使......貧困 eg:空乏其身

名詞用作動詞:入:在國內 eg:則無法家拂士, 出:在國外 eg:則無敵國外患者

壹詞多義

1.拂(fu)拂逆 eg:行拂亂其所為。

2.拂(bi)同“弼”,輔佐 eg:入則無法家拂士。

3 發 (fa) 被任用 eg:舜發於畎畝之中。

4 發 (fa) 表現 eg:征於色,發於聲。

中心

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磨練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