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園》五首詩是壹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之所以如此,不僅是因為這五首詩從辭官場、親友聚會、享受農事、訪友、夜飲等方面描寫了詩人豐富充實的隱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所表達的感情而言,它們以自然、趣味貫穿了這組詩。雖然詩中有情感的騷動,
有評論者樂於稱贊袁明胸中的“不粘連”。其實“粘連”還是存在的。也就是說,在袁明辭官時寫的《歸詞》中,也有“Xi獨惆悵悲”的句子。也就是說,他心裏總有壹種憂郁感。真正純潔的靈魂是不會誕生的。
就像壹個人不願觸及自己內心隱藏的痛苦壹樣,詩人也不願在《重返花園洋房》中提及剛剛從中抽身而出的汙穢官場。“誤墜塵網”有點可惜。而“去三十年”是指他29歲“去雷讀書做官”,465,438+0歲“怎麽折到村裏去五十鬥米”。
“有十幾畝方屋,八九間茅屋。”其中,有壹種故鄉依舊的深情,“我愛我家”。"在陰的屋檐下,在羅塘前."屋檐下,榆柳樹影搖曳,微風四處吹拂,平復了詩人的焦慮。眼前桃李花容,不勝枚舉,激起詩人內心的喜悅。隱約聽到狗叫和雞叫。在我面前,壹大堆案件的文書檔案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心愛的“勤琴”和“不同的書”。嵇康把“天下之事多,積案壹大堆”,“賓客滿席,響耳,塵臭。”(《與山居元分手》但這裏面有道理,他已經開始了完全由自己安排和支配的生活。
"在籠子裏呆了很長時間後,我回到了大自然."“長”與“三十年”相映,“扇籠”與“塵網”相映,“性”與“性”相映,“歸”字點出了“魂歸”的快感。是的,官場侵蝕了我的半生,玷汙了我自己的半生。
“野地裏人少,窮巷裏車輪少。”我覺得這兩句話應該反過來理解:“我是為了稀有人員才來到野外的,我是為了躲避應酬才住在偏僻的巷子裏的。”需要註意的是,這不是客觀的敘述,而是主觀的選擇。詩人從官場隱退到“野”,從“野”隱退到“窮巷”。我害怕和朋友分手,我害怕拋棄共同的牽掛。詩人是不是太孤獨了,甚至有點不可理喻?不,似乎詩人是想刻意消除人們的幻覺,為我們開啟自己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我在市場的時候,忙著和人打交道。”他雖然沒有“三條路”,但和同行的人接觸頻繁。“我認識他的時候,就認識桑瑪了。”他們有壹個最喜歡的話題。
農村的生活簡單甚至貧窮,安靜甚至孤獨。然而,正是這種環境使人們能夠獲得相同的語言,並培養出壹種簡單而真誠的感情。“頭腦簡單的人,幾個早晚都是快樂的。”(《遷徙》)詩人不惜生活貧困,兒女“幼饑”(《晏子等疏》)。
新的生活是從困於官位的恥辱開始的。或許是因為官位的束縛,體能的下降。也許是因為長期脫離農村的緣故,農學有點稀疏。“草多豆少”而且種植不好。這裏透露出來的是壹種羞恥感和自我鼓勵感。"晨光燦爛,月亮回家."僅從時間上看,就能看出詩人的大決心我的心得到了解脫,看到了自己還是那個“天生愛秋山”的人,還是那個願意當農民,也能當農民的人。他晚上回到家,感到自豪,擡頭壹看,明亮的月亮掛在天上,詩人看起來像壹個勝利的士兵。有辛苦,但也正是這份辛苦,讓他內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第四首詩和第五首詩其實是壹首詩的前後兩部分。詩人帶著壹種滿足感,甚至還有壹點炫耀,去拜訪壹個老朋友。他的兒子和侄子們保持著彼此的步伐,不斷地笑著,在榛子中找到自己的路,大步向前。他想和老朋友壹起回憶往事,和他們談談自己的心事,並和他們壹起喝幾杯...然而,他眼前看到的卻是“井竈”
所以,第五首詩,“我惆悵憤懣,猶有子侄追隨,詩人卻不願多言,恰似壹只孤雁,“獨自”徘徊;崎嶇的歷榛宋”,小徑上的壹株灌木拽著他的衣服。詩人「後悔」什麽?他失望的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幻覺,憤怒的是自己的無知。如果他早點離開官場,多陪陪老朋友,其實會最大限度的推遲這個悲劇的到來。
那麽,詩人是如何擺脫這種失望感的呢?
——“山溪清淺,相逢即感我足。”
也許是因為走親訪友的悲痛,也許是因為旅途的勞累,詩人坐下來在溪水旁小憩,溪水清澈無礙;泡在水裏,突然,壹股涼意流遍全身,也讓他從繁雜的思緒中清醒過來。他似乎從悲傷的夢中回到了現實。我到底是不是回來了?“如果妳認識到過去,妳可以去追。”(《歸Xi詞》)人生短暫,但我剩下的寶貴日子不多了。我沒有。
從“讓我喝我新煮的酒,只有壹只雞會引來最近的辦公室”這個角度來看,詩人顯然已經抹去了籠罩在他心頭的不愉快的陰雲。“新煮的酒”壹詞,表示家裏沒有多余的錢,也點出了詩人此刻“狂飲”的迫切心情。這不禁讓我想起詩人寫的《晉代征西將軍孟頫傳》壹文中有趣的回答。
”問君(孟佳),‘酒有何好,乃卿所愛’。六月笑著回答說,'龔銘不可能對酒感興趣。'"
如果我們這時問袁明“酒有什麽好,卿愛之”,他壹定會回答我們“但酒沒意思”。是的,這首《酒中趣事》太豐富太神秘了:它消除了詩人壹天的疲勞;它減輕了拜訪朋友的悲痛;它使詩人感受到生活的真正趣味;使詩人重新樂觀起來,變得富有哲理;也加深了對詩人鄰歌的理解和感受。黃昏時分,詩人隨意點燃柴火,學會了“燭光夜遊”。房間裏煙火的氣氛不僅沒有讓人覺得寒酸,反而增添了壹種溫馨親切的氣氛。什麽人生如寄愁,什麽老年之嘆,都在壹瞬間悄然溶於對人生真諦的領悟。
“喜隨苦來夕短,已歸青天。”新的壹天開始了,剛剛開始的新生活還不如這初升的太陽燦爛。這兩句話是全詩的點睛之筆,是樂章的主旋律,是生命的最強音。
翻看五首,官場汙穢,終於得到補償;生活貧困,卻有親人朋友的親情;種田辛苦,心靈滿足;人生短暫,卻是對人生真諦的深刻領悟。就這樣,詩人把隱居的全部生活,不,是生活的全部樂趣,都包含在他的汪洋詩裏了。這是高度概括,也是深刻啟示。正是在這種與汙穢的現實完全對立的意義上,《歸園》達到了完美和諧的意境,開辟了壹片。
詩人的人生不是壹帆風順的,他的內心也不是壹個所有矛盾都已消除的寧靜世界。詩人的價值在於,在與貴族社會相對立的理想田園世界裏,他終於找到了自己人格的尊嚴,朋友的親情,沒有貧富懸殊的人際關系,勾心鬥角,相互沖突的人生理想。這是陶思想意義的集中體現,也是的思想意義。
他所描寫的都是平常的景象,茅草屋、榆柳、桃李、南山原野、犬吠、雞鳴,這些也許很難吸引高雅的文人,但詩人從中找到了質樸、和諧、自然意趣的美。
他表達的是真實的感情。他不是用欣賞者那種短暫的求異感、變心感去欣賞,而是用壹種鄉土思想去觀察和贊美。所以他的感情是執著的,蓬勃的,寬廣的,專註的。周圍的壹切都是他生活中無聲的伴侶,開啟了他心中的* * *聲。
他解釋了真相。他所理解的就是他付諸實踐的。誠實坦率的人並不孤單。他很隨和,不世故。他從不炫耀,也不需要掩飾。他辭職也不想清高,所以很難“性”。我願意努力讓自己的心“願意”;避免交友只為拋棄“夢想的塵埃”;對生活感到悲傷,因為他懷念這短暫而充實的生活。“寫文章自娛自樂,可見其誌。”(五六先生傳)我寫了我的心,這就夠了。
他選擇了“易”字。
“有十幾畝方屋,八九間茅草房。”枯燥的數字壹旦被放進詩歌,就被賦予了無限的生命力。總的來說,數數並不是村民的習慣。特別是表現了詩人辭官後的輕松心情。
"遠離村莊,伊壹市場有煙."遠離村莊依稀迷茫,詩人卻久久佇立凝望,不見心理親近,炊煙裊裊,蒼穹無邊,與詩人大解脫後的寬敞心境相得益彰。王維也很欣賞這種意境,《輞川別業寄語》詩中說:“夕陽在渡口徘徊,夜煙從房屋中飄來。”可惜刻意的觀察,不如圓明無意的感受。
“山川溪水清淺,遇之便覺足。”因為風景,字的意思隨著字的變化而變化,暗中傳遞著我心情的微妙變化。大匠背壹斤,不見斧痕,無愧於“行雲流水”的美譽。
"當我喝新煮的酒時,壹只雞靠近了我."這個“舉動”多麽生動啊!足不出戶,隔墻會喊,但知道鄰歌,就不驚訝了。相比之下,想到“給我準備雞飯,老朋友,妳在妳的農場招待我”(孟浩然《路過舊村》)就復雜了。
他就像是:
“鳥戀老林,池魚思念老源”的比喻是多麽巧妙恰當。
如果說“桑麻的日子長,我國的日子寬。總怕霜降來了,和草壹樣”;“南山腳種豆,草滿豆苗。早上可笑,蓮花帶回家。”“生活是虛幻的,但最終壹無所有”這句話有壹種天然的魅力,就像壹句諺語,幾乎和英語口語壹樣。
劉勰《文心雕龍練字》說:“自晉代以來,用字率簡,人難學之。”但是,真正修行子怡,達到這種境界的人,才是深刻而明了的!
恒景、真情、智慧、易言,是袁明的藝術趣味,這是袁明壹生的藝術寫照。
杜甫——論與李龜年的相遇
這是杜甫絕句中最抒情最有意味的壹句。它只有二十八個字,卻包含了時代生活的豐富內容。如果詩人圍繞安史之亂的前前後後寫壹部回憶錄,不妨用它來為卷題名。
李龜年是開元時期壹位生活自理的著名歌手。杜甫初遇李龜年,正值少年,當時正是所謂的“開元盛世”。當時王公貴族普遍愛好文學藝術,杜甫因其早期的才華,被齊王範麗和秘書監崔棣延用,使其能在他們的府邸裏欣賞李龜年的演唱。傑出的藝術家是特定時代的產物。在杜甫的心目中,李龜年與繁榮的開元時代和他浪漫的少年生活聯系在壹起。幾十年後,他們在江南重逢。此時,歷經八年動亂的唐朝已經從繁榮的巔峰跌落,陷入諸多矛盾之中。杜甫漂泊潭州,“疏布纏骨,奔走苦不溫”,後期處境極其淒涼;李龜年也生活在長江以南。“每有美景,人唱幾曲,座位上聞之,不得不掩淚停飲”(《明太祖雜記》)。這種相遇自然容易引發杜甫無限滄桑的感覺。“在齊王府見之甚少,但崔以前聞過幾次。”盡管詩人在回憶他過去與李龜年的接觸,但他揭示的是。其中蘊含的感情深沈而凝重。“在齊王府”和“在崔廳前”看似脫口而出,但在當事人心中,這兩位文學名人經常優雅聚集的地方,無疑是開元盛世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之源,他們的名字足以勾起“盛世”的美好回憶。在過去,“接觸像李龜年這樣的藝術明星”是壹個遙不可及的夢想。這裏包含的天地分離的感覺,只有結合下面兩句話才能品味出來。兩首詩在重疊的吟唱和吟誦中,流露出對開元盛世的無限眷戀,仿佛在延長回味。
夢壹樣的回憶,終究改變不了現在的現實。“是江南美景,落花時節與君相會。”在承平時代,風景秀麗的江南,原本是詩人向往愜意之旅的地方。而現在,當他們真正置身其中時,面對的是眼神枯萎的“落花季”和滿頭白發的流浪藝人。《落花季》就像壹本即興之書。幸福在於有意與否。熟悉時代和杜甫生活經歷的讀者,會從這四個字聯想到世風日下、社會動蕩和詩人的沒落、疾病,但並不覺得詩人是在刻意做比喻。這種寫法特別混亂。再加上兩句話裏的兩個虛詞“正好”和“又”已經轉落,字裏行間有無限感慨。江南美景,只是與遊離於時代之外,沈淪的人生經歷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壹個老歌手和壹個老詩人在漂流中重逢,點綴著兩個憔悴老人的出水景色,成了時代滄桑的典型畫面。它無情地證實了“開元盛世”已成歷史遺跡,壹場大動蕩讓經歷過盛世的杜甫和李龜年淪落到不幸的地步。感覺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當詩人寫到“落花又逢君”時,卻是懷著陰郁的心情收到的。在沈默中,他懷著深深的嘆息,從痛苦的經歷中吸取教訓。所以“壹開始,他連壹句話都不想說”,真的顯得極其深刻。沈德潛評價這首詩:“意未施,案未破”。這種“不適用”是指李龜年,壹個有類似經歷的締約方。對於後來那些善於理解人,探討世界的讀者來說,並不難把握。例如,李龜年在《長生殿》中唱道。《彈詞》:“那時天高雲淡,今日街上擊鼓”,“唱不盡興亡夢,彈不盡悲嘆,滿眼悲涼”等等。雖然我反復唱,意思並不比杜甫的詩多,卻像是劇作家從杜甫的詩裏抽出來的。
四首詩,從齊王寨“文”之歌,到崔面前,再到江南對“風”、“文”、“風”的強調,連接著40年來的時代滄桑和人生巨變。雖然沒有壹首詩直接涉及時代的生活經歷,但讀者通過詩人的追憶,不難感受到那壹幕給唐代物質財富和文化繁榮帶來浩劫的情景。以及它給人們帶來的巨大災難和創傷。可以說“世局之亂,過年之興亡,彼此之蒼涼,皆在其中”(孫鑄評論)。就像舊戲劇舞臺不需要布景壹樣,觀眾可以通過演員的歌唱表演想象出非常廣闊的空間背景和事件過程;就像壹部小說往往通過壹個人的命運來反映壹個時代壹樣,這首詩的成功創作似乎告訴我們,絕句這樣壹個短小的體裁在壹個藝術概括度高、生活閱歷豐富的大詩人身上能有多大的容量,在表達如此豐富的內容時能達到怎樣的藝術境界。
杜牧-清明節
這壹天是清明節。詩人小杜在旅途中碰巧淋了雨。清明雖然是壹個綠花爛漫、春光明媚的季節,但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時期,甚至會出現“大風連雨”的情況。但這壹天的毛毛雨是那種“天上小雨清脆如雷”的雨,是春雨的特點。這個“雨就是雨”
這首《此起彼伏》自然描寫了春雨的意境;但不僅僅如此。它還有壹個特殊的功能,那就是它實際上描述了雨中旅行者的心情。
看下面這句話:“路上行人欲斷魂”。“行人”是在外面旅行的人。那麽什麽是“破碎的靈魂”?在詩歌中,“靈魂”主要指精神和情感方面的事情。“斷魂”是努力描述內心深處隱藏的感情,這種感情非常強烈,卻沒有明確地表達在外面。在古代習俗中,清明節是壹個色彩和情調都很豐富的大節日,本來應該是壹個合家團圓的節日,或者是壹出戲,或者是壹個墳。如今行人獨行,心情悲涼,心中滋味復雜。偏偏他們又趕上了綿綿細雨,春衫全濕,更添壹層惆悵。所以詩人用了“破碎的靈魂”這個詞;不然下壹點雨,就值“斷魂”了。這難道不合理嗎?這樣,我們就可以回到“此起彼伏”這個詞了。本來節日出遊的人就已經有很多心事了。再加上身在雨中,他們在雨中散著步,心情更加混亂。於是,他們紛紛在描寫春雨,但也可以描寫他們的情緒,甚至可以描寫春雨,就是描寫它。
前兩句交代了場景,然後寫壹個行人這時想到的想法:去哪裏找小旅館。事情很明確:找個小旅館,壹來休息避雨,二來喝三杯,解解饞人春寒,暖被雨水打濕的衣服。最重要的是,妳還可以分散妳的憂慮。所以,妳可以向人問路。
妳向誰問路了?詩人第三句沒告訴我們,精彩的在第四句:“牧童指向杏花村”。從語法上來說,“牧童”是這句話的主語,但它確實是上壹句“對不起”的賓語——它補充了問答的雙方。牧童回答了嗎?我們不得而知,但把“行動”作為答案,比答案更生動有力。我們看了話劇《小牛郎》。當有人向牧童問路時,他用手壹指說:“請跟著我的手走!”就是把答案和行動連接起來——也就是把“音樂”和“畫面”連接起來,兩者都讓觀者同時享受美;如今,詩人的手法更簡單、更高超:他只給了讀者“畫面”,省略了“音樂”——不,它包括了“音樂”。讀者在欣賞指路的美麗“畫面”的同時,也聽到了含糊回答的“音樂”。
“要”的字面意思很遠。但是,在這裏我們不能恪守這個意思。這就意味著,我們已經隱約看到了紅杏的盡頭,清晰地挑出了壹個酒簾——“九望子”。如果真的很遠,很難有藝術上的接觸。如果真的擺在眼前,那就失去了含蓄而無窮的趣味:美在不遠處。《紅樓夢》中的大觀園正是從這段經歷中,杜朗為這句話做了註腳。“杏花村”不壹定是真正的村名,也不壹定是指餐館。只需要解釋壹下,它指的是這美麗杏花深處的村莊。不言而喻,有壹個小旅館等著接待雨中旅行的客人。
詩只是寫到“指向杏花村”時戛然而止,沒花壹個字。剩下的,行人聽到這個消息是多麽的高興,他們是多麽的邁步向前,他們是多麽的興奮找到了旅館,他們是多麽的高興得到了避雨和擺脫煩惱的滿足感和快感...這些,詩人可以“忽略”。他把所有這些都放在讀者的想象中。
這首小詩,沒有任何艱澀的詞語和典故,用非常通俗的語言寫成,沒有管理的痕跡。音節非常和諧完整,場景非常清新生動,境界優美有趣。這首詩按順序寫也很自然。第壹句說明情況、環境、氣氛,是“開始”;第二句是“成”,描寫了人物,表現了他們悲傷迷茫的心態。第三句是“轉”,但也提出了如何擺脫這種心態;而這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了整篇文章的亮點——“他”。在藝術上,這是壹種由低到高,逐漸上升,高潮放在最後的手法。所謂高潮,不是壹覽無遺,而是耐人尋味的回味。這些都是詩人的閃光點,值得學習和繼承!
李白——在宣州謝眺別墅送別大臣舒雲
壹個清秋的傍晚,詩人獨自登上謝公樓。藍光山的陰影是如此明亮和幹凈!從高空俯瞰,這座“江城”幾乎就像在畫壹幅畫。前兩句,詩人寫出了他遊覽時所見的風景,總帶著整篇文章,立刻深深地吸引了讀者,壹起進入了詩的意境。嚴羽《蒼施瑯話》說:“太白造句,意為開門見山。”這就是表現手法。
中間四句是具體描述。這四首詩所塑造的藝術形象,都是由上面的“王”字而生的。從結構關系上看,前兩句說“如畫的河”,後兩句說“山中夜晴空”。四句話是壹個完整的統壹體,是有層次的。“二水”指的是句溪和宛溪溪。宛溪溪發源於宜山,在宣城東北與句溪匯合,繞城而匯,故稱“夾”。因為是秋天,溪水更加清澈,平靜地流淌著,波面泛著晶瑩的光。用“鏡”來形容是最合適的下面這座橋叫濟川橋,是隋文帝年間(581-600)在城東的陽德門外修建的。這兩座長橋建在壹條小溪上,倒映在水中,從遠處的高樓望去。淡綠色的小溪和鮮紅的晚霞被閃爍的燈光照亮,橋的影子反射出無限奇異的絢麗色彩。這座橋在哪裏?就像天上的兩道彩虹,這道彩虹的影子落在鏡子裏。看完這兩句話,我們自然會聯想到詩人的又壹傑作《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懷疑銀河隕落九天。兩人也在用類比來塑造形象,也用了壹個“落”字來連接地下和天空。但同中有異,殊途同歸:壹個是把瀑布比作銀河,壹個是把雙橋的倒影寫在夕陽的波光裏帶著彩虹;壹個重在描繪其澎湃的氣勢,壹個重在展示其瑰麗多變的色彩,給人不同的審美感受,而詩人豐富奇妙的想象力和活潑空靈的筆法同樣令人驚嘆。
秋天的傍晚,原野壹片寂靜。在群山環繞的叢林中,炊煙裊裊,深藍的橘柚和微黃的梧桐出現,呈現出壹派蕭瑟陰冷的景色,讓人覺得秋光該老去了。
不難想象,詩人當時的心境完全沈浸在他的視野中,觀察深刻細致;而且他的描述也不粘。他站得高,看得遠,把握住壹瞬間的感覺,用極度濃縮的影像語言勾勒出壹個深秋的輪廓,深刻地透露出季節和環境的氣息。他不僅寫了秋天的景色,也寫了秋天的心情。如果我們仔細了解壹下,就會發現在他的高度概括中,他用筆的方式很微妙。
最後兩句,看似簡單,其實和前兩句壹樣,指出參觀的地方在“北樓”上;這北樓是謝朓所建,又似乎是老規矩,所以李白不禁順便懷念古人之言。值得註意的是,“誰讀”二字是《懷謝公》的“懷”字,是李白自己所指,“誰讀”二字是指別人。兩句話的意思是哀嘆他“近了”
李白自被權貴排擠,放棄長安官職後,政治上壹直失意,過著漂泊的生活。客人們的沮喪和感傷,尤其是秋風降臨的時候,可想而知。宣城是他的故地,現在他又來了。壹旦到了宣城,他會懷念去拜訪謝朓,不僅僅是因為謝朓留下了宣城的疊樓等名勝古跡。更重要的是,謝朓對宣城的感情和自己壹樣。當李白獨自壹人在謝朓樓上遙望清風,面對謝朓仰慕的山川時,他想起了自己壹直仰慕的前代詩人。古今雖隔,精神卻相去甚遠。這種渺茫的情緒反映了他政治上的苦悶和仿徨的孤獨感。正是因為政治上的壓制,我找不到出路,只好寄情於山川,寄情於尚遊中的古人;誰能理解他當時復雜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