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柱的筆畫筆順

柱的筆畫筆順

柱的筆畫筆順是橫、豎、撇、點、點、橫、橫、豎、橫。

柱,漢語壹級字,讀作柱(zhù),“柱”是形聲兼會意字。小篆從木,主聲。隸變後楷書寫作“柱”。《說文·木部》:“柱,楹也。從木,主聲。”(柱,屋柱。從木,主聲。)

柱的本義為支撐房屋的柱子。但成語“中流砥柱”的“砥柱”是河南壹座山的名字,而不是指柱子。引申指像柱子的東西。特指琴瑟上緊弦的柱子。如“膠柱鼓瑟”。也比喻擔當國家重任的人。如“國之柱石”。用作動詞表示支撐,此義如今用“拄”來表示。也作姓氏。

康熙字典:《唐韻》《韻會》《正韻》直主切《集韻》重主切,?除上聲。《說文》楹也。《廣雅》楹謂之柱。《前漢·成帝紀》腐木不可以為柱。又底柱,山名。《書·禹貢》東至於底柱。又上柱國、柱下史。皆官名。《戰國策》爵為執珪,官為柱國。《漢官儀》侍禦史為柱下史。

柱字組詞

1、柱子zhù zi:建築物中支撐橫梁、桁架、樓板等的直立長條形構件。

2、中流砥柱zhōng liú dǐ zhù:比喻能擔當重任,在艱難環境中起支柱作用的集體或個人。

3、偷梁換柱tōu liáng huàn zhù:比喻暗中玩弄手法、用假的代替真的。[近]偷天換日|移花接木。

4、支柱zhī zhù:(名)起支撐作用的柱子。比喻中堅力量:~行業|精神~。

5、水柱shuǐ zhù:動力從水底向上推進,水往上噴,形成柱形。亦稱水柱子。

6、頂梁柱dǐng liáng zhù:(名)比喻起重要作用的骨幹力量。

7、柱石zhù shí:(名)柱子和柱子下面的基石。比喻擔負國家重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