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
gǎn zhào
基本解釋
感召是壹種心與心的交流
具體解釋
1、猶感應。
南朝梁 何遜 《七召·聲色》:“ 鄭衛繁聲,抑揚絕調,足使風雲變動,性靈感召。”
宋陳師道《五言賀雨》:“油雲潛感召,靈雨忽滂流。”
清方苞《書<楊維鬥先生傳>後》:“自古善人以氣類相感召未有若‘復社’之盛。”
楊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記》:“天心與人事相倚伏,人事與天心相感召。”
2、感動、召喚。
廖仲愷《<孫中山先生文集>序》:“先生遠矣,不可追矣,然先生崇高之人格,偉大之思想,革命之精神,猶足感召吾族有為之士於百世以後。”
李昌《回憶民先隊》:“軍警雖然沿途阻擋,但是他們在日本 帝國主義的壓迫下和學生抗日 鬥爭的感召下,不能不有動於衷。”
忸怩
讀音
niǔ ní
基本解釋
形容羞愧或不大方的樣子
具體解釋
1、羞愧。
《書·五子之歌》:“郁陶乎予心,顏厚有忸怩。”孔 傳:“忸怩,心慚。”
《後漢書·蔡邕傳》:“於是公子仰首降階,忸怩而避。”
宋蘇軾《策別十二》:“其心安於為善,而忸怩於不義,是故有所不為。”
清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梅村集》:“每敘及易代之際,格格阻礙,若因人笑褚公而並自貢其忸怩跼蹐之狀。”
李劼人《天魔舞》第十七章:“登時,他便鎮定了,神態也瀟灑起來,不再像剛才那樣的忸怩了。”
2、猶躊躇,猶豫。
《魏書·文苑傳·溫子升》:“文襄館客元僅曰:‘諸人當賀。’推子升合陳辭。子升久忸怩,乃推陸操焉。”
唐韓偓《送人棄官入道》詩:“忸怩非壯誌,擺脫是良圖。”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無官受黜》:“時中書舍人裴坦當制,忸怩含毫久之。”
3、退縮不前、局縮不伸貌。
《舊五代史·唐書·安重霸傳》:“﹝安懷浦 ﹞以臨陳忸怩,為景延廣所誅。”
清金人瑞《秋雨甚田且壞》詩:“忸怩蚯蚓升堂陛,細碎魚蝦實溝洫。”
4、猶輾轉。
《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須達忸怩反側,非分仿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