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寫手們要註意的事:
1:正文內經常夾雜著作者的碎碎念,跟小說的主角們的互動,還帶著括號。
丟失小說讀者:30%
2:小說的開頭忌多角色名,不管小說讀者是否能記住。小說的開頭就丟妳壹大堆角色名出來炸得小說讀者頭暈,如果情節需要多角色出場,可以用特征代替人名,比如面癱臉、大脖子什麽的代號小說讀者更容易接受。
丟失小說讀者:70%
3:不是情節需要,尤其是小說的主角,忌諱2個以上的角色擁有很生僻的名字,如:鏂、苡、扈、窳等等這類的。(這點很有感觸,有些小說的主角的名字看到最後都不知道準確讀音,好郁悶的。總不能看個小說還要字典隨身帶吧!)
丟失小說讀者:40%
5:頻繁多視角交換,不斷用第壹人稱,第三人稱,上帝視角交互。
丟失小說讀者:40%
6:小說的主角所表現出來的言行舉止跟設定嚴重不符,甚至兒童化幼稚。作者把小說的主角寫得十項全能,幾歲拿到N個學位,智商250+,商業奇才,科學奇才,搏擊奇才等等。但是卻沒有知識將小說的主角的這些能力表達出來,或者根本不了解。
丟失18歲以上小說讀者:75%
7:說話幼稚的小說的主角,通篇碎碎念裝可愛。
丟失18歲以上小說讀者:80%
8:女生特有的自戀向的外貌描寫,比如:我妖艷動人的雙眸如暗夜的星辰般,讓人不自覺的沈淪,迷失。我那吹彈可破的肌膚如玉脂般透著動人的流光,我那不盈壹握的腰……(噗……太肉麻了!)
丟失小說讀者:80%
9:不要浪費過多的筆墨來描寫並非重要的環境。也不要在壹個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浪費小說讀者的註意力。這是初學者最容易飯的錯誤。
丟失小說讀者:35%。
10:反復大量的描寫角色外貌。每次幾百字,出場就寫。(不是不寫,但是不要反復寫。)
丟失小說讀者:30%。
第壹章 好的文筆基礎包括壹下幾項
1錯字。錯字率低於千分之五,也就是壹章三千字不超過十五個錯別字。
2標點。標點符號應用規範,沒有超長句子(壹個句號前面有連續五個逗號的句子)。
3排版。段落不超過300字,以壹行80個字為例,就是不能超過4行,排版科學,連續字數差不多的段落。
4對話。以對話推動情節,對話形式單調,大量的引號開頭,沒有采取多種不同的對話方式。
5簡潔。文章簡潔不拖沓,章節前後沒有與文章內容無關的情節,名言警句之類的東西。
6邏輯。無邏輯錯誤,沒有不符合情節,作品的合理性可以推敲,沒有那種無法用合理理由解釋的問題。
7沒有補充性文字,作者語,作者旁白。例子:某某吃了個蛋糕(用雞蛋和面粉做的)例子:(作者張牙舞爪的對主角說:再不老實我把妳寫死)。
第二章 為什麽要強調好的文筆基礎?
1這些基礎都是作者馬上就可以修改,並且馬上可以見效的。
2我想要作者體會及感悟到,已讀者為中心的制作。是除天才外,最適合大眾的壹個成神之路。
3作者必須要想辦法給讀者制造壹種比較舒適輕松的閱讀環境。 小說不是作文,作文中的所謂文筆很大壹部分程度上指的是詞匯量和語言通順,是的,不是文筆通順,而僅僅是語言通順。 文筆基礎重要嗎?網絡小說以情節和速度為主,實話說,基礎不重要。 但是,基礎好的作品,印象分會增加,基礎差的作品,印象分會減少。
第三章 為什麽不能有超長的句子?
什麽是長句子? 句子分單句(分句)和復句。 分句是結構上類似的單句而沒有完整句調的語法單位。 復句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相關,結構上互不作句的分句組成。 簡單的說,單句就是沒有任何標點符號的句子,復句就是用標點符號把單據串在壹起的復句。 超長句子有兩種:壹種是沒有逗號的超長單句,壹種是用逗號很多的超長復句。 為什麽不能有超長句子? 答案很簡單:用正常語速,念出句子。如果發現念到壹半氣喘不過來,是不是很難受? 單句超過二十個字,復句超過五個以上逗號的,都屬於超長句子。 如果不理解為什麽不能有超長句子的,請找個單句超過三十字,復句超過十個逗號的句子讀壹遍。
第四章 為什麽不能有超長段落?
1從心理學上,人類都是壹種密集物恐懼癥,大段落,特別是從電腦上看,密集堆積在壹起,會讓人有惡心感。
2從生理上,我們電腦銀幕上的字,由於電腦輻射和顯示器散光的原因,會有些微的眼睛疲勞。超過五行,至少有壹行我們會用掃的掃過去。
3錯行。超過五行的段落,我們看完壹行的時候,有時候會跳過第二行,直接看到第三行。 因此,五行以下,最好是三行左右,是比較符合讀者的心理和生理。 而現在,因為電腦閱讀的原因,大部分讀者習慣了那種壹句壹個段落的寫法,看到多行段落,會有強烈的不適感。 有人會說:如果硬生生的把文章分段,那麽文章的整體和諧性會下降。 是的,可能會破環文章的整體,但是如果段落太過於密集,妳的讀者略過不看,那麽文章的整體和諧性,不是照樣會破環? 不管以什麽理由,只要妳的文章,讓讀者感到累,感到可以忽略過去的東西,那妳寫再完整也是徒勞。 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看屏幕會反光,反光對讀者的眼睛容易累。
第五章 為什麽不能有引號開頭?
對話流其實沒錯,以對話推動情節其實沒什麽錯誤,大部分人都用。 錯的是,作者不會應用多種方式,只會很單純的用引號開頭,讓讀者感覺作者是對話推動情節。 就好像是大部分人其實都在抄襲,到高手和新手的區別就在於,高手抄襲人家看不出來。 “···”甲對乙說。 甲對乙說:“···” “···”甲對乙說,“···” 只不過是對話了壹下,把甲對乙說移到前面,那感覺就完全不壹樣。 這甲對乙說,還可以擴展開來穿插表情,小動作,場景,細節,描寫、利用這些描寫,增加對話中人物的心理活動。 甲摸著鼻子對乙說: 甲心中壹動,高興的說: 甲狠狠的壹巴掌扇過去,憤怒的說: 為什麽偏偏要引號開頭呢? 對話流的最高境界,就是作者灌水的最好時機,為什麽不趁著這個機會灌水,卻留下壹個嚴重的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