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起蕭墻,曾點氣象,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活到老學到老,犯上作亂,巧言令色,慎終追遠,禮之用、和為貴,三十而立,溫故知新,君子不器,知之為知之,是可忍孰不可忍,君子之爭,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盡善盡美,壹貫之道,去魯人,朽木不可雕,聽其言而觀其行,不恥下問,三思而行,不遷怒、不貳過,文質彬彬,敬鬼神而遠之,述而不作,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壹反三,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求仁得仁,發憤忘食、樂以忘憂,生而知之,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任重道遠,死而後已,有道則見、無道則隱,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循循善誘,逝者如斯、不舍晝夜,功虧壹簣,苗而不秀,歲寒後雕,用舍行藏,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韋編三絕,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克己復禮,四海之內皆兄弟,民無信不立,成人之美,察言觀色,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付之闕如,名不正則言不順,手足無措,壹言興邦,欲速則不達,言必信、行必果,鬥筲之人,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和而不同,狂狷,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以德報怨,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下學上達,老而不死,君子固窮,殺身成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鄭聲淫,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言不及義,不以人廢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小不忍則亂大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君子謀道不謀食,當仁不讓,道不同不相為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既來之則安之,分崩離析,血氣方剛,性相近也、習相遠,興觀群怨,色厲內荏,道聽途說,患得患失,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四體不勤、五谷不分,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矯枉過正,樂天知命,居易俟命
參考:與孔子有關的歷史典故有哪些?
/printpage.asp?BoardID=35&ID=980
不恥下問
解釋: 不以向地位、學問較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形容虛心好學。恥:羞恥。
這個成語來源於《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春秋時代的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人們都尊奉他為聖人。然而孔子認為,無論什麽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來就有學問的。
壹次,孔子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他不時向人詢問,差不多每件事都問到了。有人在背後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麽都要問。孔子聽到這些議論後說:“對於不懂的事,問個明白,這正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啊。”
那時,衛國有個大夫叫孔圉(音yu),虛心好學,為人正直。當時社會有個習慣,在最高統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後,給他另起壹個稱號,叫謚(音shi)號。按照這個習俗,孔圉死後,授於他的謚號為“文”,所以後來人們又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有些不服氣,他認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於是就去問孔子:“老師,孔文子憑什麽可以被稱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意思是說孔圉聰敏又勤學,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為恥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為他的謚號。
四海之內皆兄弟
出處《論語·顏淵》
子夏曰:“……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 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
釋義“四海”指天下,全國。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壹樣。
故事孔子的弟子司馬牛,有壹次向孔於請教怎樣做君子。孔子 對他說: “君子不憂愁,不害怕。” 司馬牛不懂這話的意思,問道: “不憂愁,不害怕,就叫做君子了嗎?” 孔子說:“君子經常反省自己;所以內心毫無愧疚,還有什麽可 憂愁、可害怕的呢?” 司馬牛告辭孔子後,見到了他的師兄子夏。他憂愁他說: “人家都有兄弟,多快樂呀,唯獨我沒有。” 子夏聽了安慰他說: “我聽說過:“壹個人死與生,要聽從命運的安排,富貴則是由天 來安排的。’君子對工作謹慎認真,不出差錯;和人交往態度恭謹而 合乎禮節。那麽普天之下到處都是兄弟,君子何必擔憂沒有兄弟 呢?"